定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措施,特别要重点组织抓好乡村通达通畅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农网改造工程、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工程、村庄规划建设和以植树造林、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的环境治理工程,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要不断增强发展农村民主政治的能力,使乡村治理有新变化。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要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既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更要注意培养和选拔政治素质强和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继续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要深化“三级联创”和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要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切实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为乡村治理有新变化创建平台。三要不断增强建设农村先进文化的能力,使乡风民俗有新改进。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重点抓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乡村卫生室和文化站改造、农技培训和推广体系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等社会事业发展工作,要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严厉打击“黄、赌、毒”和非法宗教势力,要带头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带头扫除和抵制丑恶落后现象,促进乡风文明。
(五)强化责任,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完成建设扶贫工作各项任务
强化责任,加强扶贫队员自身建设是确保建设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自责任,严格督查考核。一是要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责任。要严格实行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工作责任制。各单位和工作组要依照县建设扶贫办下发的年终考核细则标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与扶贫工作,做到精心安排,周密布置,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要将基层组织建设与扶贫工作同各单位领导的工作实绩挂钩,并纳入各单位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各乡镇的党政主要领导和联村单位的“一把手”是特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这一造福农民群众的大好事要亲自抓,分管副职和部门领导要具体抓。联村单位“一把手”每年至少两次到村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对工作组的工作要专门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二是要进一步强化资金投入的责任。扶贫资金的管理、分配、使用情况,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备受干部群众关注。各工作组在帮助驻点村搞好村级财务清理和公开的同时,一定要按有关法律政策的规定,严格管好用好这批资金。主要应做到四个到位,第一是审批程序要到位。凡是以驻点村名义从各个渠道、各个层次筹集到的扶贫资金,一律纳入村里民主管理、财务公开的范畴,开支实行村、工作组两支笔审批。第二是资金落实要到位。扶贫资金必须全部落实到村,且专款专用,应该用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开发项目,决不允许挤占、挪用、截留。第三是跟踪管理要到位。所有扶贫资金的管理、分配、使用,都要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再由村委会做出决定,并在群众代表的参与下,对资金的流向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第四是财务公开要到位。扶贫资金必须设立专门帐册,对其来源、数额、使用和流动情况,实行每月、每季或半年公开一次,公布方式可以通过村务公开栏,或者把公开内容印发至村民小组。总之,一定要让老百姓知道,同时也让驻村工作组心中有数。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扶贫队员自身建设。派驻贫困村的工作队员是县委、县政府的“形象大使”。你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县委、县政府的形象,直接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大家一定要乐于奉献,知难而进,当好三个模范。第一是要当好虚心学习的模范。不但要学理论,而且要学政策、法律、市场经济知识和农业技术知识;不但要向书本学,更要向实践学,向基层干部学,向农民群众学,从学习中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第二是要当好勤奋工作的模范。按照县委的部署,今年的建设扶贫工作队员3月初已下村,各项工作都已全面展开,在这里我想再强调一点的是,工作队员下村后要坚持驻村不跑“通学”,每月在村工作不少于20天,真正做到下得去,蹲得住,吃得苦,干得好,认认真真地帮助驻点村解决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勤勤恳恳地为村民群众办几件他们想办而又办不了、办不好的实事。切忌工作飘浮,拖沓散漫,搞形式主义。第三是要当好遵纪守法的模范。要加强党性锻炼,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有关规定,维护党的形象,杜绝违法乱纪事件发生。工作组内部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学习制度、劳动制度、考勤制度、廉政制度、组织生活制度等制度。工作组组长要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并且教育组员发扬团队精神,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形成合力。各单位对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工作队员要大力表彰,对特别优秀的干部,要提拔重用;对那些作风不实、工作失职、群众意见大的工作队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