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迅速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我县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农业大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关键在增加农民收入。尽管有好政策保证增收,遇好年景促进增收,但实现小康目标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不仅要通过劳务输出把农民转移出去,更要通过联合与合作把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致富之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用农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最小的成本促进种植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了效益最大化。以瑞雪农业有限公司的“公司 协会 农户”的合作组织形式为例,在其组织引导和带动下,今年,瑞雪瓜菜种子协会会员户均纯增收都在200xxxx以上。这就不难看出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上的明显效果和积极作用。
二、创新实践,全力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我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由少到多,由小变大,由弱渐强,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因势利导、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结果。从当前看,我们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坚实的工作基础,有农民的发展热情,有可资借鉴的办法经验,更面临着难得的政策机遇。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中,就对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了具体要求,国家将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金融机构也将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兴办仓储设施和加工企业、购置农产品运销设备给予适当贴息。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更具创造力的创新实践,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实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大发展、快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紧紧围绕“加强组织化,提升产业化,推进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加快外向化”的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立足做强做大“四大主导产业”和发展优势农产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农户市场主体地位,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做到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坚持速度和效益相统一,努力将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打造成壮大农村经济、促农增收的生力军。具体发展目标是:到2006年末,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发展到55xxxx,其中股份合作公司5xxxx,专业合作社10xxxx,农民协会20xxxx,乡村社区合作服务社20xxxx,吸纳农民xxxx人。为此,我们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1、树立全新观念,放手放胆创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涌现和发展是解放思想的产物,它的发展和壮大,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需要树立“干起来再说”的思想理念。只有这样,我们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才能有大的气魄,有新的作为,有好的局面。要不限内容,能干什么就干什么,鼓励和支持农民在产业结构关键环节、产业链条薄弱部位、本地发展优势产业和农民急需服务项目上实行联合协作。前几天,市委、市政府组织各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外出考察、洽谈项目,在参观、考察×××剡城县沙堆镇时,让我深有感触,该镇在镇党委、政府和龙头企业的组织下,把杞柳编织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村村种杞柳、家家卖杞柳,人人编杞柳,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的合作发展格局,只此一项,土地亩均收入400xxxx,镇财政年收入1.3亿元。要不限规模,能干多大就干多大,不厌其小,不厌其多,不厌其杂,逐步形成滚动发展、积累扩张、渐进提高的规模发展局面。要不限形式,能怎么干就怎么干,股份合作公司、协会、合作社、联合体等不同组织形态可以竞相发展,资金、技术、品牌、管理、土地、实物等不同生产要素可以自愿入股,各类资本可以不拘性质敞开进入。要不限主体,谁能干就让谁干,不管是农民身份还是干部身份,不管是本地大户还是外埠能人,不管是农技专家还是市场经纪人,谁有能力就让谁牵头,群众拥护谁就让谁牵头。要不限区域,能在哪干就在哪干,打破地域、产业局限,积极发展跨行业、跨产业、跨区域的联营合作。
2、坚持多元推进,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发展农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