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由县建设局牵头,其它相关部门配合,8月中旬前必须完成1xxxx省市级示范村及示范镇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年底前必须完成全县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工作。这项工作迫在眉睫,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该花的钱一定要舍得花,该投入的精力一定要舍得投入,务必按时完成,决不能让规划工作拖了新农村建设的后腿。农业、交通、水利、林业、土地、文化、教育、卫生、商务等相关部门也要结合各自职责,在8月中旬前出台具体的行业配套建设规划。具体编制中,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把握好镇村的发展趋势,保持规划的高起点;要坚持体现特色的原则,每个村庄的村容村貌、主导产业、形态布局都要尽可能体现特色和个性,切忌百村一面;要坚持开放设计的原则,既要广泛听取专家的建议,保证规划的水平,又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保证群众的认可度,使规划更具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在户型设计上,建设部门要根据农户不同经济条件,设计不同户型供群众选择,这项工作也要在7月底前后完成。各示范村镇的规划完成后,要将示意图在村庄醒目的地方悬挂出来,给群众以直观的感觉。
二是深入开展调研,把握工作重点。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目的就是要真正弄清楚示范村镇应该抓什么?工作切入点在哪里?这项工作不但县直相关部门要做,各乡镇更要做。要组织广大干部深入村组调查研究,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尽快制定工作方案。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不搞统一模式,不搞统一标准,不搞“面子工程”,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在新农村建设的起步阶段,各乡镇可以抓一些见效快、欠帐多、受益广的工作,这有利于激发广大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当前,重点要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入手,以实施农村安全饮用水、农村能源建设等项目为抓手,大力开展“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实施农村道路硬化、街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工程,切实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要认真抓好示范村镇内医务室、学校、超市、敬老院、文化室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总之,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通过组织发动又完全可以办得到的事情,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做到新农村建设从每一件具体事情做起,真正把新农村建设办成惠及广大群众的好事、实事。
三是抓好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必须凝聚各方面智慧,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政府推动、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各乡镇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帮助农民认识发展的前景,树立起建设新农村的坚定信心。引导广大农民克服“等、靠、要”思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完善并用好“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建设美好家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简报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及具体措施,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来,推动这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四是恪尽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建设新农村既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各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工作指导。要强化县直联系单位工作责任,实行×××与镇村联姻、部门包扶村组,做到“城乡对接”、“农商对接”、“农科对接”,建立全社会共建新农村的推动机制,努力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采取“受益群众出一点、政府补贴拿一点、有关部门和包村单位帮一点、动员社会力量筹一点、市场运作省一点”的办法,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动员组织广大青年、妇女和各方面发挥带头作用。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联系村庄和农户,引导人才、智力和资金等发展要素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形成广泛关心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五是健全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已定,工作目标、任务明确,现在关键是抓落实、求实效,确保开好局、起好步。一要建立县领导联系制度。县成立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同时确定每个示范镇、村有一名县领导联系指导具体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牢固树立实施主体意识,制定规划,细化方案,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将任务落实到工程项目,落实到人头上。二要建立部门帮建制度。示范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县直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和配合,优化服务,尽职尽责,并按照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