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依托现有的四个屠宰加工龙头,与国内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结合起来,签订畜产品逐月购销合同,抓好产销衔接,与养殖签订订单,发展订单养畜,带动基地建设。依托蒙牛、伊利,带动奶牛产业的发展,建成并启动我县自己的乳品加工企业,形成企业和基地互促互带的良性发展格局。二要抓好组织化。今年重点要创造宽松环境,积极引导和培植农牧民自愿联合协作,分品分类成立协会,全县各类畜牧业专业协会以村为基础发展到5xxxx。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鼓励、壮大和支持农村经纪人从事畜禽及其产品的流通,确保畜产品物畅其流。
四是在人工种草和秸秆加工转化上有新突进。
进一步树立“立草为业、以草兴牧、以饲兴牧”的思想,使人工种草走向产业化经营。一要以“为养而种”观念为引导,积极引导养殖户广泛开展人工种草;二要以“联片种草”为示范,每一个乡镇建1000-300xxxx紫花苜蓿联片示范区;三要以“承包土地种草”为促导,草原站首先承包农户土地100-20xxxx人工种草,以试验效益促进农户种草,各乡镇也要承包农户土地200-50xxxx联片种植青贮玉米;四要以科技人员任务承包为手段,促进人工种草。全县紫花苜蓿种植xxxx亩以上,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xxxx亩。秸秆加工转化,要实现传统饲养方式的全方位转变,全面普及“两贮三化”技术,今年全县青贮普及率要达到70,秸秆加工转化利用率要达90。
五是在全面实施科技兴牧战略上有新突进。
把科技创新和推广实用技术落实到畜牧工作的各个环节,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加快畜牧业由速度型、数量型的粗放式增长向质量型、效益型的集约式增长转变。加强对农牧民实用技术的培训,采取科技下乡等形式全年培训农牧民1xxxx人次。发挥科技示范大户、科技明白人的作用,通过典型效应,加快实用技术的普及。要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乡、村、社、户四级防疫网络,完善兽医服务中心和咨询中心,聘请专家巡回服务。完善改良体系建设,加强改良工作,提高畜禽质量,增加养殖效益。完善奶牛风险保障制度建设,减少养殖风险。
六是在畜产品安全生产上有新突进。
一是要严格执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加强种畜禽市场整顿,严厉打击炒假种、劣种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严格控制各类疫病的发生,牲畜五号病等重大疫病的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降低畜禽病死率。以实施“放心肉”工程加强产地、运输和加工环节的检疫、监督工作。全面实施免疫标识管理制度,加强兽药、饲料药物添加剂管理。三是逐步开展畜产品质量认证,完善监测管理体系。逐步将五原县打造成绿色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
(三)引进龙头,提升产值,全力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农牧业产业化其实质就是农牧业的工业化。从我县的农牧业产业化现状看,我县的农牧业在很大程度上还保持传统粗放经营模式,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滞后,工业化水平和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进一步创新思路和方法,跳出“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传统思维方式,用抓工业的理念、机制和办法抓农牧业,推进产业化进程,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比较效益。一是要加强“原料”基地建设。要依托我县现有的农牧业资源,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思路,进一步规范完善全县各类养殖小区和生产基地,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建设好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类养殖小区的作用,进行专业化生产,扩大养殖规模,为加工企业提供充足“原料”。二是要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我县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和规模程度不高的主要因素就是传统优势产业和生产基地缺乏强的“龙头”带动和知名产品。因此,我们要按照“招、引、办、促”的发展思路,立足现有资源优势,依托农牧业生产基地,通过招商引资,落实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培育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驻五原,扩大农畜产品加工规模,开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生产系列产品。通过改革改组改造,优化整合县内肉食品屠宰加工企业,规×××内小型加工企业运营,促进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进一步促进现有四个屠宰加工企业,与国内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联系,争取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积极促成京原乳业项目,大力发展乳品产业。扩张富源、中基公司生产规模,做大做强番茄产业。整和双福、新原等面粉加工企业,提升粮食产业。三是要突出抓好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最基本模式是“公司 农户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