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挂钩帮扶我县的机遇,积极引进×××青年志愿者、优秀教师1xxxx到我县支教、助教,并先后邀请上海、昆明等地的优秀教师四批4xxxx人到我县培训教师,100xxxx名中小学教师接受过培训,有效地促进了我县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三是加大校点撤并力度,优化教育资源。在不影响教育普及的基础上,我县小学校数从原来的119所降至104所,校点从原来的17xxxx降至2xxxx,普通中学从原来的9所降至8所,教育资源基本得到合理配置,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四是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校园环境,为学生营造文明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县委、政府按照“稳定、充实、提高”的原则,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一是结合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控制教师改行,建立系统内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确保了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二是充实教师数量,确保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全额分配。“九五”以来,全县新分配教师48xxxx,民办转公办及招转、军转、调入教师28xxxx,教职工净增45xxxx;三是提高教师素质,切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讲学习、讲政治,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同时鼓励在职教师通过函大、电大、“三沟通”等学历培训,提高学历层次。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全面开展教师履职、晋级培训。全县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0.21,初中教师合格率达93,教师队伍专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四是建立表彰奖励制度、考核聘任制度,激励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二、“两基”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通过近几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县的“两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由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在推进“两基”进程中还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形势还不容乐观,任务仍十分艰巨。主要表现在:
(一)资金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
由于自然、历史和战争等因素的制约,我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财政供需矛盾突出,教育发展在需要与投入上反差较大。自1998年实现“普六”目标后,我县已造成历史欠帐120xxxx万元。据测算,全县实施“两基”缺口资金202xxxx元。由于缺乏资金,“普九”校舍严重不足,教育教学设施滞后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改观,离“两基”目标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8所中学教师宿舍和学生宿舍紧缺,教师在外借房、租房和共用宿舍,上百名学生挤一间屋,学生宿舍租借校外民房,几个学生共一张床,学生打地铺等情况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部分学校随着人口高峰期适龄少年入学压力的增大,课桌椅和学生用床极为紧缺;三是教学用房严重不足,中学校园面积狭小,生均占地面积严重偏低,办学条件达标率低。部分学校实验室、教仪、图书、体卫艺劳等设施尚未达标;四是由于历年负债工程项目资金缺口大,急需待建的教育“两基”建设项目资金不到位,难以全面启动实施;五是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工作力度不够,部分乡镇流于形式,虚报数目,实征率低。
(二)专业教师队伍配置不合理,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今年州人民政府为我县征招了8xxxx初中教师,基本解决了初中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但按照专业需求和实现“普九”要求,我县专业教师队伍配置还不合理,特别是英语、音乐、美术、计算机等专业课初中教师更为缺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部分在职教师因忙于教务工作,在思想政治学习和师德师风养成方面努力不够,探索新时期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能力方面缺乏实践经验,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贫困学生比例大,救助工作困难
我县大部分贫困山区农村群众生活贫困,供养子女上学的能力低,一大批贫困学生交不起科书费及相关学习费用。由于经济贫困,造成入学难,巩固更难,中小学生欠交科书费、杂费,住校学生缺乏生活费用,难于受完义务教育学业等现象较为突出,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情况还普遍存在。目前,全县尚有需救助的贫困中小学生700xxxx人。
(四)普及程度低,几个关键指标还有差距
一是初中毛入学率仅90.22,比验收标准低4.7xxxx百分点;二是辍学率居高不下,达2.47,离检查验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现为70.15,距90的验收标准还差19.8xxxx百分点。这几个指标是“两基”验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票否决”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