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三)多方筹措,加大扶持,保证投入
实施“两基”,投入是关键。鉴于我县实施“两基”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实际问题,各乡镇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多方筹措,保证资金投入。一是要继续严格执行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依法保障教育经费的持续增长,努力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今年县财政将继续筹措资金,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解决“两基”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力度。各乡镇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依法全面足额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决不允许实征率为零的情况出现,以保证农村教育投入行为法制化、正常化、规范化;三是要继续加大勤工俭学力度,确保生均勤工俭学收入达到8xxxx,以增加救助金,扩大救助面;四是要积极争取省州对我县的支持,妥善解决困难学生就学问题,进一步做好困难学生救助工作;五是要认真落实县乡机关单位和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学校制度,重点是筹措资金救助困难学生,协助做好学生入学和复学以及勤工俭学工作;六是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集资捐资,财政拨款单位的在职干部职工必须按年工资总额xxxx的标准捐资助学,建立困难学生救助基金,专项用于救助困难学生;七是要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和教育部门要根据年度经费来源和使用情况,提出分析报告,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监督。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督和审计,坚持制止克扣、挪用教育经费的行为,加强“两基”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力度,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更好的效益。
(四)切实解决专业教师队伍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通过安排大专毕业生任教、县内人才调剂以及外聘高校教师等多种途径,合理配置专业教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同时,各乡镇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教师的编制管理,按照省州确定的编制标准,核定各学校的教职工编制,逐步清退代课教师,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要结合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师合格率和校长任职条件、岗位培训的合格率达标。
(五)救助贫困,控辍保学
依法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严格控制在校学生辍学,是我县实施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困难很多,但又必须做好。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都应广泛发动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救助贫困学生,让他们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州政府原来对边疆贫困县的中小学生按照学生总数的10特困面给予书杂费补助,今年提高到20的补助比例,全县贫困中小学生贫困面补助有所提高。县上增设了xxxx半寄宿制校点,半寄宿制学生增加到了430xxxx,并按生均每月1xxxx标准计发困难补助,新增半寄宿制学生补助金额1xxxx元(按1xxxx月计发)。所有这些都为我县开展贫困学生救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由于我县贫困学生比例较大,贫困学生救助和控辍保学工作任务仍十分艰巨。总之,九年义务教育是带强制性的教育,控辍保学是一项硬任务,我们必须千方百计采取思想动员、行政措施、经济救助、法律手段和乡规民约等各种途径,政府、社会、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共同努力,一定要把入学率提高上去,辍学率降下来,达到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
(六)大力提高普及程度
国家一再强调,“两基”评估验收必须坚持标准,确保质量,特别是普及程度、扫盲程度几项指标不能降低。为此,各乡镇、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普及程度工作,一定要千方百计组织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动员辍学生返校,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通过举办职业初中班,组织适龄少年入学,必须把初中阶段入学率提高到95以上。要高度重视在校学生的巩固工作,提高完学率,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不到基本要求的地方,可以采取补偿教育的办法,努力使这一指标达到80以上。再则是大力扫除青壮年文盲,并做好脱盲人员的巩固提高工作,迎接各级评估验收对脱盲人员的抽考。乡、村两级要继续认真组织好脱盲考试,各学区和村中心学校要负责抓好脱盲合格率,一定要把青壮年人口的非文盲率提高到95以上,脱盲人员的复盲率降低到5以下。总之,对普及程度的几项关键指标,一定要从严要求,严格把关,并杜绝弄虚作假。县人民政府将按照分类指导、分类实施的原则,分期分批地对乡镇的“两基”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县教育行政部门要进行检查复核,坚持标准,保证质量,防止走过场。
(七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