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落实责任,搞好协调,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一是要充分发挥“一把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在企业班子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负有第一位的责任。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出现了问题,首先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要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下的分工负责制,分管同志要具体靠上,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像抓生产经营工作一样,打紧打靠每一个环节,抓紧抓好每一项具体措施的落实。2006年,场党委还要与各单位签订思想政治工作责任状,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上下联功,整体推进。要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把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健全记录,严格考核,奖惩兑现。明年,每季度场党委都要对各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要与岗薪挂钩,并作为评先树优和干部晋升的重要依据。
二是要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政工队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有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专职政工干部队伍。各企业党政领导要注重采取措施,挑选、培养一些政治思想好,文化素质高,思想作风正,热爱政工工作的干部竞聘上岗,对政工干部定期考核,促进政工干部提高政治、政策、业务水平,以充实和稳定政工队伍。我场政工队伍的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但在生产和工艺掌握方面有所欠缺,今后应积极开展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实现知识互补。各政工干部也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心一意地把工作干好。各工区主任、班组长,最了解职工群众的心理变化,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石,对工作一定要两手抓,两手硬,不可失之偏颇。
三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要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变化,就要在内容上、形式上、方法上积极开拓创新,就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式。要继续向市场领域开拓,向深层次渗透,向高目标迈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努力开创一个生动活泼、扎实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一是要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机制。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立在党组织统一领导下、党政领导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为主体、专兼职政工干部为骨干,管理人员和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遵循精干高效的原则设置和配备企业政工机构和专职政工人员,同时明确行政干部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职责,充分调动和发挥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二是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管理机制。遵循定量与定性统一原则,推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管理。根据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要求,定期制订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规划、措施,做到主管明确,分工落实,协调有力,条线清晰,工作有序,奖惩分明。三是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机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切实有效的保证体系,以便思想政治工作能经常、持久、有效地开展。主要包括:(1)加强基层(工区、车间)党支部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堡垒作用。特别是抓好"书记工程",配备德才兼备,素质全面的支部书记,对加强基层第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起关键作用。(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运用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群众等制度,发挥共产党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证。(3)加强企业班组思想建设,健全班组生活,发挥班组骨干作用,是加强生产第一线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保证。(4)加强两个文明建设的创建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主题活动、劳动(立功)竞赛活动、“十佳职工”、“五好党员”、“五好支部”、先锋岗、红旗岗等活动,组织和吸引职工积极广泛参与活动,是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四是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动态管理机制。企业的全部活动都涉及全体职工的切身利益,随着企业体制和经营机制的不断改革、发展,必须注重加强信息工作,及时掌握职工心理,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动态管理机制。一方面建立党政领导和党群、政工部门对职工思想动态定期分析制度,及时研究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措施,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建立企业重大改革和生产经营活动出台前,党政领导和有关政工、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对职工思想状况超前分析制度;再是在思想动态分析基础上,研究措施,明确分工,及时做好职工思想的调节和疏导工作。五是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预警机制。党组织要经常加强对当前形势和社会情况的分析了解,以及对本单位职工队伍的影响,及时发现影响企业稳定的情况和问题,以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六是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机制。贯彻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