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沿江开发和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项目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编制了沿江开发近期和中长期规划,积极做好沿江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前期工作。仪征石化物流园被纳入全省14个重点建设的综合物流园区。市开发区载体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基础设施投入9000万元,征地1430亩,拆迁3万平方米农民住房,建成标准厂房6.5万平方米,纺织工业园和石化物流园的道路主骨架基本形成。新批进区项目22个,其中外资项目9个,实际利用外资998.4万美元;进区民资项目13个,实际利用民资7462万元。乡镇工业园区建设速度加快。真州、大仪、新城、青山、新集5个乡镇重点工业园区开发用地1600亩,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1亿元;进园项目41个,实现产值7.5亿元。真州镇胥浦工业园被列为江苏省乡镇工业小区。
3、招商方式不断创新,各项活动有效开展。充分利用我市拥有的区域、交通、资源、产业等多方面优势,围绕打好“仪化”、“上汽”、“长江岸线”三张牌,积极开展灵活、务实、高效的招商活动。组织走出去,以专业、专题招商的形式,先后在北京、上海、扬州等城市成功举办投资环境说明会和投资项目推介会,组织10多批次招商小分队赴韩国、香港、台湾、深圳、温州、昆山等地招商。热情请进来,先后邀请客商200多人次来仪进行项目考察和洽谈。积极借台唱戏,通过组织参加扬州“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二分明月”经贸文化节、厦门经济合作洽谈会开展招商活动,不失时机地宣传推介仪征。主动搭台唱戏,多次邀请客商举行项目推介和签约活动。在年末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期间,组织了民营经济项目签约活动,成功签约43个民资项目,总投资额达6.16亿元。
4、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亲商、安商、富商”的意识进一步强化。成立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个门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规范、高效地为广大投资商提供优质服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在招商工作中,从项目洽谈到项目资料的编制、从项目审批到企业设立,实施全程服务,限时办结。同时,还将服务延伸到项目开工、投产以后,帮助客商协调解决用地、水电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积极为企业融通资金牵线搭桥,同时还在客商购车、购房、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客商普遍感到在仪投资放心、办事顺心、生活舒心。
在充分肯定2002年招商引资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招商引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招商引资的领域还不够宽。外资大部分来自台湾和香港,民资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