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负责,导致乡镇党委一些工作难以开展和落实,再实行支部班子“两推一选”,乡镇党委、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就更难了;还有的同志认为搞换届选举要耗费大量精力,影响其他工作,得不偿失;还有个别同志认为既然要搞民主选举,党委就什么也不必管了,选上谁算谁,存有放任自流、放弃领导的糊涂思想。这些思想虽然是极个别的,但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首先要使乡镇干部明确,实行“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选,是有关法规赋予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是中央、省委为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的正确决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实践也充分证明,得不到群众赞成和支持的干部如同“空中楼阁”,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甚至引起群众集体上访。因此,换届选举工作不搞不行,搞不好还不行。其次,实行“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选,是为了贯彻群众路线,在更大的范围内把群众拥护、能够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人、好人选到村“两委”班子,同乡镇党委选人用人的目标是一致的。第三,乡镇党委在新形势下要实施对农村工作的有效领导,继续用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对农村干部是行不通的,必须靠教育、引导、示范、服务等方法才能实现。要以此引导乡镇党委高度重视换届选举工作,确保农村“两委”换届始终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二)要解决好村“两委”干部的认识问题。
我们的农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多年来为我市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为农村的稳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没有他们的辛勤工作,就没有全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有较高的政治觉悟,绝大多数经受了上次村委换届直选的考验。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村干部对“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认为“两推一选”和直选,是自找麻烦,有怨气;有的在工作中得罪了一些人,怕自己选不上,想撂挑子;有的片面认为只要人缘好,不得罪人,选举就能得高票,工作无所事事,甚至丧失原则,讨好个别群众。这些认识都是非常有害和错误的。要教育广大农村干部,放下思想包袱,以正确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来对待这次换届选举,勇敢地面对群众的选择。要明确,群众的评价是最好的试金石。谁干得好,谁干得差,群众看得最清楚,选谁当村干部最合适,群众心里有杆称,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就一定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三)要解决好党员、群众的认识问题。
广大党员和群众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主体,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两委”换届工作就失去了基础,选举的质量和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上次直选的实践证明,广大农村党员、群众觉悟是高的,只要组织好、引导好,是能够珍惜和运用好手中的民主权利,为选择信得过,有本事的“当家人”投好自己神圣一票的。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宗族思想的干扰,少数人也存有认识上的偏差。当前,要引导党员群众克服三种思想倾向。一是克服“两委”选举与个人利益关系不大,怎样选、选谁都无所谓的心理,让党员、群众充分认识“两委”换届与自己切身利益的关系,明确“要致富,靠支部”,“要平安,靠村官”的道理,提高党员群众参与选举、支持选举的积极性。二是克服民主选举就是自由选举,就是不要党的领导的错误认识,明确社会主义的民主是在党的领导下的民主,不是自由化的民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严格依法行事。三是要克服宗族派性的干扰,教育群众顾大局,看长远,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投好自己神圣的一票。
三、要突出抓好换届选举的基础性工作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当前重点要抓好四项基础性工作。一要搞好选举工作人员的培训和选举的试点工作。市里已举办了一期培训班,对县(市、区)委组织部、民政局的分管负责同志和乡镇党委分管副书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集中培训,取得了较好效果。各级都要分层次举办培训班,抓好换届选举骨干的教育培训工作。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和民政局要负责对各乡镇有关领导干部的培训;乡镇和村的选举工作人员分别由各乡镇负责培训。通过培训,使换届选举工作人员成为选举工作的明白人,增强处理选举中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一定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同时,要抓好试点,推动全局。各县(市、区)、各乡镇都要根据各自的情况选择试点乡镇和村,搞好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开。一定不要仓促上阵,造成被动。二要摸清底数,搞好调整。要在前段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开展的“双评”的基础上,通过走访、组织干部述职、党员群众民主测评等形式,特别是要借助召开“两推”大会和考察支部成员候选人初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