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常思提升效能之策,善谋提升效能之举,务求提升效能之实。二要坚持解决问题这个核心。解决好“正”的问题,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和政绩观;解决好“纲”的问题,就是以党纪国法、组织原则、行为准则为“纲”,教育引导各级干部严格遵守;解决好“勤”的问题,就是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工作,勤政为民。三要坚持完善制度这个根本。要建制度,靠制度规范管理;要用制度,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要改制度,破陈出新,健全完善,形成长效化管理体系。四要坚持群众满意这个标准。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必须始终坚持用正确的理想信念感召群众,弘扬新风正气;用优良的工作作风感染群众,形成良好氛围;用公正公平的管理引导群众,建设法制环境;用务实的行动帮助群众,惠及民生民计;用满腔的热情服务群众,增进干群关系。五要坚持推动工作这个目的。要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转型跨越的战略任务,把提升效能、推动工作体现到抢抓机遇争项目、优化环境抓招商、保障民生谋福祉、维护稳定促和谐、攻坚克难抓落实上来,用发展的速度效益、百姓的幸福指数、社会的繁荣稳定来体现效能建设的实效。加强六项建设,提升六种能力:
1、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的凝聚力。实践证明,一个发展好、风气正、讲团结、有活力的部门和单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领导班子和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当前,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建设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关键要善于辨别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的关系。一要正确对待是与非。政治上的是与非,首先是对待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及党和国家的基本制度、基本历史的立场和态度,涉及这些方面的“是”与“非”都是是大非。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善于辨别这些方面的“是”与“非”,旗臶鲜明地坚持“是”而反对“非”,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要敢于坚持原则,保持清醒认识,做到政治清醒、立场坚定。二要正确对待公与私。当前,社会上各种因素对权力的侵蚀和诱惑不断增多,领导干部随时都面临公与私的考验。要坚持一心为公,胸怀大局,用实际行动带头践行党的遵旨,不能假公济私,不能损公肥私,更不能以权谋私,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做为党为民、不求索取、甘于奉献的好干部。三要正确对待真与假。对党忠诚老实,是党章对党员的政治要求,更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每个领导干部都要讲真话、讲实话,带头做光明磊落、襟怀坦荡的人,都要言必行、行必果,带头做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的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要结合发展党内民主,大力营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良好氛围,鼓励党内各种意见充分讨论,为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创造宽松环境。特别是“一把手”要做到难听的话听得进,委婉的话听得懂,虚怀若谷、从谏如流,闻过则喜、知错必改。四要正确对待实与虚。实与虚,不只是作风问题,也是品行问题、党性问题。领导干部只有思想实、干事实、为人实,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如果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待人处事不实在、耍滑头,就干不好事业、得不到拥护,甚至让人反感厌恶。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办实事、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做党能靠得住、民能信得过、事能干得成的实在人。
2、全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执行力。执行力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综合素质的反映,体现为总揽全局、深谋远虑的洞察能力,锐意创新、善于突破的思维方式,锁定目标、咬住不放的工作态度,顽强拼搏、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团结协作、理解包容的人格力量。作为推进华亭转型跨越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直接关系各项事业的成败得失,关系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一要明职责。领导干部的职责是出思路、作决策、带队伍、抓落实,如果缺乏大局意识和责任感,势必会在执行层面上大打折扣,产生“肠梗阻”,甚至出现“趋利执行”、阳奉阴违的现象。领导干部只有切实增强政策执行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觉性,真正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局部服从全局,才能很好地执行各项政策,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二要强素质。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过硬的业务素质是领导干部提高执行力的基础要素。我们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过去有效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今天可能会失灵失效。领导干部只有加强学习,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破解发展难题、深化改革开放、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才能科学决策、抓好落实,切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