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要在把握基本要求中自律。“三严三实”6句话、24个字,是新时期党员干部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是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要准确把握“三严三实”的实践要求,要求的必须为、禁止的绝不为,自觉做“三严三实”的好干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自觉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修身做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提高道德修养,切实做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用权律己,始终坚持为民用权,始终坚持秉公用权,始终坚持依法用权,始终坚持廉洁用权,确保权力行使不偏向、不变质、不越轨、不出格;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干事创业,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政绩观,大力弘扬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积极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第三,要在认清突出问题中自醒。中央一再强调,要把问题意识、问题导向贯彻专题教育的全过程,无论是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还是整改落实、立规执纪,都要聚集问题、对准问题,把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里,根据中央和省委指出的问题,及有的领导干部的表现,列举了一些表现,供大家在活动中对照查摆。一是藐视规矩、目无法纪。有的领导干部把规矩当成“橡皮泥”、“稻草人”,视踢开规矩为“有能耐”、“有个性”。比如,利用手中权力,大肆买官卖官;官商勾结,权钱色交易,贱卖国有资产、向关系人输送巨额利益;公私不分,大搞特权,公款私用,占国家便宜。二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遇到绿灯快点走,遇到黄灯抢着走,遇到红灯绕着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干部对国家政策法规置若罔闻,按规定必须由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决定的事,不管批不批、怎么批,先干起来再说。有的对党和国家政策阳奉阴违,断章取义、曲解其义,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三是为官不为、懒政怠政。面对经济转型爬坡、历史矛盾叠加、社会治理难度增大以及群众对政府期望值不断提高,有的人产生了“当官不易、为官不为”的不良情绪;有的患上了“反腐恐惧症”,有问题的心里七上八下无心干事,没问题的则抱着“不干事不出事”的错误思想,该跑的资金不跑了,该争的项目不争了,甚至上边给了钱、批了项目、供应了土地,也拖着不落实;还有的“无利不起早”,礼不收了、饭不吃了,该做的事也不做了,工作不推不动,甚至推也不动。四是不顾规律、任性决策。有的急于上项目,不考虑经济规律、自然规律,一些产业项目耗资亿元甚至十几亿、几十亿,上马就成了“死马工程”、“败笔工程”、“让老百姓戳脊梁工程”;有的长官意志主导决策,不管规划限制,不考虑历史传承、文化保护,强悍地大拆大建大修,甚至毁损历史文化古迹、毁灭乡愁。五是脱离群众、自毁根基。有的领导干部,对群众缺乏感情,不愿接触群众;有的不能把身子下到位,跑面不广、蹲点不深,对社情民意了解不深不透,对群众首创经验总结不够,向群众求教、向群众问计不够,一些乡镇干部“机关化”情况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不严不实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请同志们高度警醒,回去想一想自己身上存不存在,务必反躬自省,引以为戒。
第四,要在有效整改落实中自纠。教育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教育。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还是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问题查、对照问题改,持续向问题“叫板”,使专题教育的过程成为校正“不严不实”问题的过程。对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中央《通知》用“三个着力解决”进行了概括,涉及信仰信念党性修养、权力行使、纪律规矩、做人做事等多个方面。在开展专题教育中,要带着问题把自己摆进去,对照党规党纪、国家法律,对照正反两方面典型,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联系个人成长进步经历,联系教育实践活动中个人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对自身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作全方位、立体式的透析检查,把问题找准、找实。坚决克服有些问题特别是“四风”问题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已经查找过了、也已经改了,现在没什么可查了、可改了的错误认识,再认真照一照镜子,再仔细理一理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