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做好初分预检,提高工作效率。今年收购推行四预检三收购或三预检两收购的新收购办法,从理论上讲既方便群众又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具体操作中将会出现新的矛盾。收购能否有序、平稳地进行,预检工作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为此要求乡镇干部加强对预检工作的宣传和引导,县烟草局要加强对预检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科学合理地安排好预检人员带样入户进行分级扎把打捆指导,切实解决好收购关口前移后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三)改变传统收购方式,确保收购有序。抓好新老收购方式的结合,彻底改变往年甩把收购进度缓慢的传统收购方式,对大户和部分素质较好的烟农采取直接成包和看大样收购,对少数素质较差扎把不到位的烟农进行甩把收购,确保收购有序进行。
(四)坚持收购标准,确保烟农利益。要按照全省统一的眼光,保持平稳收购,做到公平、公正收购烟叶,杜绝“人情烟”、“关系烟”。切实抓好烟叶原收原调工作。本着“诚实守信、互利互惠、合理允亏”的原则,彻底取消纯化整理环节,把基层收购的烟叶直调工业企业,从源头上规范烟叶流通秩序,杜绝“烟耗子”的产生和不规范的收购行为发生,确保烟农利益。
(五)提高服务水平,构建和谐收购环境。要完善服务设施,为烟农提供优质、方便的服务,在收购点设立意见箱和公示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收购工作中要加强资金保障工作,县烟草局在收购资金协调到位后,金融服务要及时跟上,各项补贴政策要及时兑现到位。烟草综合各职能部门要全力支持烟叶收购工作,帮助烟叶收购点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为烟叶收购点做好后勤保障,切实构建和谐收购环境。
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
当前,在抓好收购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抓好中后期田间管理和成熟采烤工作。各乡镇要坚持“采烤不结束,田管不放松”的原则,切实做到上无花、中无芽、下无杂草、地无积水、采完一棵桩;对后期由于雨水偏多易引发的赤心病、青枯病、黑胫病等要加强防治。采烤要坚持“准采证”制度,抓好成熟采收,推行“两停一烤”、上部叶一次性砍烤技术;要针对新建烤房较多的实际,加强烘烤技术和烘烤设备使用培训,提高烘烤水平,确保烟叶质量,真正做到“火中取宝”。
(二)继续做好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各乡镇要继续加强与电力、经贸、交通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关心“三农”、关注民生、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对待烤烟生产的烘烤和收购工作。县供电局要千方百计保障烟叶烘烤用电供应,决不能因断电导致烟农弃烤;县经贸局对烟叶烘烤的发电机用油要给予特殊支持,乡镇要引导烟农提前备油;县气象局要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建立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做好防雹、防涝、抗旱工作,尽量把烤烟生产损失降到最低;县交通局要迅速安排烟区和收购点公路维修养护经费,各种烟乡镇要及时组织劳动力养护,必须确保收购期间的物资和烟叶正常运输。
(三)继续抓好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一是加快烟水配套工程建设。要尽快完善07年的扫尾工程,烟草部门要围绕国家、省烟草局的相关验收要求,切实做好迎检准备工作。水利、审计、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支持,确保验收顺利通过。要加快2008年工程项目实施,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要及早启动2009年项目申报工作。二是做好密集型烤房建设的验收工作,办理移交手续,兑现补贴资金余额。三是加快推进烟叶工作站(点)建设,确保年底前开工建设。
(四)提前做好2009年烤烟生产工作安排。行署下达我县2009年烤烟种植计划4万亩,产量9万担。我们要提前做好烤烟生产任务的预安排,要对16个种烟乡镇的烟区进行再次盘点和规划。按土地、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进行分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