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全县烟叶生产在全县抓烟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同时,要认真分析和正确面对烤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今年受国家控制总量政策的影响,育苗控制力度大,加之低温对烟苗生长产生了极大影响,部分地方烟苗不壮、数量不足,对提高质量和增加产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二是受低温多雨气候影响,造成培土不及时,影响了烟叶正常生长,肥料流失严重,烟株生长后劲不足,补肥措施落实不到位。三是部分地方田间管理过早,没有全面推行二次除草技术,影响了烟叶生长。四是部分地方电力安装迟缓,影响烟叶正常烘烤,造成了一定的烟叶损失。五是个别烟水工程项目建设进展缓慢,给全县进度带来影响。
二、精心组织,切实抓好今年烟叶收购工作
烟叶收购工作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各方面利益的焦点,群众关注的热点,事关烟农增收,事关“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和我县烤烟产业稳定发展大局。今年烤烟生产由于前期雨水过多,肥料流失严重,肥大烟叶基本不存在,田间烟叶长势清秀,山地中棵清甜香型烟叶风格特色明显。要使这一风格特色的烟叶能稳定、持续发展,就要收出烟叶风格、收出烟农的效益。各种烟乡镇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切实抓好今年烟叶收购工作。
(一)高度重视后期田间管理。搞好后期田间管理,对确保完成收购计划尤为重要,各种烟乡镇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后期田间管理,牢固树立“气候不利管理补”的观念,开秤收购后,后期田间管理的主要责任主体是行政干部。地区对田间管理要进行专门检查,对后期田管不到位的收购站(点)要责令停秤整改,对各县考核要扣分。因此县烤烟生产领导小组还要对田间管理开展一次检查,经检查田间管理合格后才能开秤,对开秤后田间管理不合格的也要停业整改,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开秤。在田间管理问题上各乡镇要坚持“采烤不结束,田管不放松”的原则,切实做到上无花、中无芽、地无积水、采完一棵桩;切实加强赤心病、青枯病、黑胫病的防治。采烤要坚持“准采证”制度,抓好成熟采收,推行“两停一烤”、上部叶实行4-6片充分成熟一次性砍烤技术,对落实不到位的技术推广补贴不予补助,要加强烘烤技术和烘烤设备使用培训,提高烘烤水平,确保烟叶质量。
(二)做好初分预检,提高工作效率。抓好烟叶分级扎把与预检工作,是确保烟农合法收入,提高烟叶等级纯度,加快收购进度的重要措施。烟草部门作为预检和收购责任主体,必须进一步优化预检和收购工作流程,搞好预检和收购人员培训,并督促相关人员认真开展入户指导与预检工作。收购人员和行政抓烟干部要切实加强对分级扎把工作的指导,迅速开展初分预检工作。要创新预检方式,加快预检进度,加大对农户分级打捆指导力度,为加快收购进度打基础,对未分等级堆放的烟叶不予预检。要严格按烟叶部位的分级规格要求(下部叶25片,中部20片,上部叶15片)进行分级扎把,对分级扎把不合格的烟叶,必须重新扎把合格后才予以收购。在分级扎把的问题上要坚持一以贯之的标准执行到底,绝不允许随意调整等级标准。
(三)坚持收购标准,确保烟农利益。要按照全省统一的眼光,保持平稳收购,做到公平、公正收购烟叶,杜绝“人情烟”、“关系烟”。切实抓好烟叶原收原调工作。本着“诚实守信、互利互惠、合理允亏”的原则,彻底取消纯化整理环节,把基层收购的烟叶直调工业企业,从源头上规范烟叶流通秩序,杜绝“烟耗子”的产生和不规范的收购行为发生,确保烟农利益。准确执行收购标准,坚持对样收购,确保眼光平稳,在收购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收购中如有等级争议由熊承飞同志具体协调、统一把握,县烟办也要加强指导督促。
(四)提高服务水平,构建和谐收购环境。烟草部门要层层落实收购责任制,全方位搞好收购服务。要完善服务设施,将各种制度、等级价格、补助政策、举报电话等公示上墙,设立意见箱,广泛收集烟农意见和建议,及时加以整改,要定期公布收购进度,增强收购工作的透明度,为烟农提供优质、方便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