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旅游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是一个环保产业,也是一个支柱产业。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视旅游,真正认识到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一要充分认识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衡量一个产业是不是支柱产业,关键是看产业占gdp的总额是否超过 5%。从全国看,2011年全国旅游总收入超过1.8万亿元,占gdp的7.9%,旅游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从霍城来看,2011年旅游总收入2.07亿元,占gdp的2%左右,比重非常小。世界旅游组织公布,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将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增加5-7个就业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快旅游业发展对加快霍城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二要充分认识霍城旅游发展的现状。霍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从资源景观来看,有湖(赛里木湖)、有沟(果子沟、怪榆沟)、有河(伊犁河)、有沙漠(图开沙漠)、有泉(火龙洞温泉);从旅游文化来看,霍城有草原文化、军垦文化、将军文化、边塞文化、薰衣草文化等。可以说,霍城发展旅游的要素非常集聚、资源非常丰富。但我们也要看到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霍城缺少精品景区,大多数景区还处在原始自然状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通往景区的道路大多是泥石路、砂石路;旅游服务档次不高;旅游人才奇缺,旅游接待能力较差。同时周边县市加大旅游投入、加快旅游景区建设、拓展旅游市场的态势非常明显,客源争夺将会更加激烈。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这一现状,抓紧时间,加快建设。三要充分认识旅游发展的现代理念。现代旅游有三个特点,即:小观光、大休闲、深度体验,就是把旅游和休闲并在一起,大力发展休闲产业。据国外旅游专家统计,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下,旅游的客体基本上是观光游;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是观光游向休闲游过渡。美国人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休闲,美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用于休闲,三分之一的收入用于休闲旅游。从国内情况看,全国人均gdp达到4500美元,假期也占到三分之一。可以说,我们已经到了大力开展休闲游的阶段。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旅游,在工作安排上把旅游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
第二,要解决景区规划问题。一要提炼旅游要素。依托霍城旅游景点多、文化深、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经过专家多次研究讨论,我们提炼出霍城旅游发展的要素,就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休闲游(果子沟-赛里木湖)以及边境体验游、历史文化游、民族风情游、特色乡村游。二要加快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针对旅游发展要素,加快编制果子沟-赛里木湖、惠远古城等重点景区的规划,各乡镇(中心)要围绕当地旅游资源,加快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三要抓好精品景区建设。加快今年列入计划的重点景区建设步伐,着力打造精品景区,提升旅游形象,开发旅游产品,带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第三,要解决旅游基础设施问题。一要加快重点景区道路建设。积极争取自治区交通厅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快景区道路建设,力争实现道路柏油化,体现景区可进入性、可亲进性。二要大力建设旅游服务设施。通过招商引资、土地拍卖、景区土地的经营性置换等方式,加快建设旅游接待点服务设施、星级酒店等,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三要加大重点景区的环境整治工作。加强环境整治力度,改善景区脏乱差的面貌,提升旅游形象。强化软硬件设施建设,对景区马匹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费,景区旅游厕所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第四,要解决机制创新问题。创新投融资机制、建设机制和管理机制。一要调整建设机制。要理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政府在旅游建设中起规划、引领的作用,投资者或企业承担营运的职能。政府有加快旅游发展的愿望和主观能动性,但把握不准旅游发展的规律和重点;旅游企业有投入旅游行业的积极性,但旅游行业营运模式很难建立。我们一定要加快规划编制、加快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要结合旅游地产、休闲地产引进有营运能力、营运市场的大企业,以公司形式运作,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市场影响力,稳定客源。二要调整投融资机制。努力拓展融资渠道,通过项目建设、银行贷款、资产重组等方式,灵活把握政策,认清市场形势,抓紧制定科学的融资计划,尽快开展与金融机构、企业集团的合作,努力盘活存量资产,扩大增量资产。三要创新管理机制。目前,霍城旅游管理主体多元、责任不明显,没有形成合力,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