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狠抓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打造美丽家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最大福祉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建设美丽家园。一是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强化节能、节约资源导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产业,用最少的资源投入、最小的资源消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鼓励和支持企业对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流程改造,努力构建绿色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利用链。二是切实做好新修订《环保法》的宣传和执行工作,重点整治大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的违法排污行为,能治理的限期治理,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依法关停;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没有取得环评批复的新上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三是深入推进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继续抓好重点区域生态建设,在209国道南线曹家沟至川峁段、109国道东线贾家湾大桥至十七沟段、宏河镇至新营子公路,规划完成绿化面积1.1万亩;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人工造林 2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五道梁小流域治理、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国家级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其中五道梁小流域规划完成治理面积16.57平方公里,在五良太乡完成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77.75公顷;同时在有条件地区发展经济林2000亩。
六、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围绕民生福祉,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程。抓好城关镇贾家湾扶贫益民小区的移民搬迁入住工作,6月底前全部完成搬迁入住;抓好51个整村推进项目,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继续加大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发放力度,年内发放贷款1.5亿元;积极推进扶贫与养老、扶贫与低保并轨工作,逐步为全县 14145名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人群解决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积极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建设项目。稳定和扩大就业。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政策,落实好税费优惠政策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鼓励各类劳动者自主创业;加强浑河滩创业孵化基地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创业带动就业的能力;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对下岗职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质量,进一步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探索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形式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基本满足困难人群的就业需求;加大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征缴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用工和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续建完成民族幼儿园和城关三小改扩建工程,新建职业中学宿舍楼并改扩建操场;认真实施教师国培计划,通过远程教育和外派学习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着力培养一批业务精湛、专业水平高的骨干教师;同时深入开展校际间结对子活动,试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工作,积极推动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工作;积极争取资金,力争年内社保就业服务大厅投入使用,方便群众办事;努力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强化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新建3所互助幸福院,同时对敬老院和综合福利中心进行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新机制,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完成喇嘛湾镇标准化卫生院和单台子乡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全力争取中蒙医院建设项目,提升中蒙医药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农村卫生室建设,完善“责任医生包户、重点人群签约、就医不方便地区巡诊”制度,实现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加大卫生人才招聘力度,探索卫生人才录用绿色通道,建立卫生人才流动机制,缓解人才紧缺问题;继续抓好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提高人口计生服务质量。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续建完XX县体育场改扩建工程;完成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文化室、广播电视“户户通”、“村村响”年度建设任务;落实自治区社区足球发展计划,争取开工建设标准化足球场;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更加重视民族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呼市民族工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