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涉及个人利益时的归因偏差
一般讲,他人行为在涉及个人利益时,会较多地作内归因。当团体中失败者的行为结果可能损害其他成员利益时,其他人员就对他作出个人倾向的内归因,以避免自己承担相应的责任等等。
4、归因者对方立场不同而造成归因分歧
对同一行为,行为者与观察者往往会出现意见分歧,甚至产生人际关系不协调。
高校学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应尽量避免人际归因的偏差,尽量公平、公正,从而更好地达到人际协调的目的。
(二)提高人际协调素养是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学生干部要具备协调人际关系的素养,首先应提高个性心理品质,需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自我健康的个性心理
在交往中,具有良好思想品质的人,别人乐于与之交往,也容易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培养自我健康的个性心理,无疑是消除人际关系障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先决条件。
2、努力提高知识和经验水平
高校学生干部已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但由于人际交往的深度与和谐会受知识、经验水平差距的制约和影响,要想与周围的同学或其他干部良好地沟通并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经验水平。
3、端正建立人际关系的态度
这要求学生干部待人处事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苛求于人;以高度重视的态度来对待交往关系中双方的差异,以一种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态度来建立人际关系。这样,很多障碍因素就容易消除,人际关系的和谐也更容易成为现实。
4、要对对方抱有基本的信任和尊重
信任和尊重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许不是万能,但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信任与尊重,却是万万不能。一个学生干部如果没有诚意与别人交往,不懂得尊重别人,是很难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
5、真心、真诚、真实不可缺少
在对待人际关系问题上,尤其需要真。这就是与对方相交要真心;表达自己、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态度要真诚。这样做,可能会得罪人,但从长远讲,这样做最终会为人们所理解和肯定,从而建立起真正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建立良好的组织氛围,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保证
创造良好环境气氛的关键是要注意倡导一种健康、向上、民主、平等的风气。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往往会促进这一环境中的所有人的相互交流,从而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会使每个成员形成团结和谐的关系,从而建立起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举例97学生会,特别团结,团结出成绩)。
二、高校学生干部时间管理的方法与艺术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中的领导者,能否合理地安排与合理而充分运用时间,将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效果。学生干部如何科学地管理时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制定时间使用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高校学生干部在搞好学习的同时,还得安排时间来组织学生活动,主动向老师汇报工作,向同学传达学校、老师的指示精神等等,要很好地管理时间,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制定时间使用计划和程序
学生干部的工作是要分清主次的,先主后次,要用精力最充沛的时间做最重要、最难办的事。
2、正确处理学习、工作、休息的关系
学生干部首先必须在学习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只重视工作,忽视学习的学生干部是不可取的。有些学生干部工作干得很出色,学习成绩上不去,有的则是埋头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工作却一塌糊涂。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让两者并驾齐驱呢?这是每个学生干部都较为关心的问题。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正确认识学习与工作的辨证关系。学过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人都知道,事物的运动和静止存在一种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学习和工作也同样存在这种关系。说它们对立,是因为大学生在搞诸如演讲会、讨论会等等许多课外活动时,这些工作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往往是没有多大联系的,而且组织这些活动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无疑会影响到我们的专业学习。从此看,学习和工作似乎是相互排斥的。说它们是统一的,则是因为我们学习知识,往往可以为我们锻炼能力,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理论基础,而工作又是可以培养我们的能力,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学习。从此看,它们的关系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比如,你是演讲协会会长,要组织一次演讲会,那么,你会千方百计地找有关资料来阅读,这样你不仅可以从中学到演讲的姿势、语调、动作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会场的布置形式、人员的组织安排等方面的知识,这无形中就培养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学会了说话的艺术,为以后更快地适应社会需要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