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还是要看学校各级党组织、学校各级领导是否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近年来,全校上下统一思想、提振精神,深刻领会“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发展理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年打基础”的发展思路上来,尤其是遵循大学办学规律,立足长远,深化改革,系统谋划和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从队伍建设、学科调整、教育体系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综合改革举措,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最为宝贵的一条经验就是学校工作坚持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尤其是通过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全校党员干部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加强调查研究,自觉接受监督,用作风建设推进实际工作,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赞誉。
当前,学校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阶段。如何强化和发挥综合改革的先行优势,夯实基础,蓄势待发,抢占制高点?如何在巩固学校发展成绩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和新的突破,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实力?最关键的在于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挖掘一切可资利用的资源潜力,而所有这些都要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
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信息来看,广大教职工普遍认为,学校校级领导班子讲政治、谋全局、抓落实,密切联系师生,尊重基层创造,是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绝大多数处级领导干部也是能团结和带领师生员工推动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的;绝大多数党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是,“四风”问题在学校党员干部中仍然存在,根据目前我们初步了解的情况,在教风、学风、工作作风方面都有不同程度体现。
在教风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境界、党性修养、治学态度积极教育和熏陶学生的意识不强。有的教学中心意识淡薄,图清闲、嫌麻烦,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教学随意性大,更谈不上进行教学模式、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有的对学生学习、生活、情感关心甚少,与学生严重缺少交流;更有极少数人师德缺失,自律性不强,信念动摇,情趣低俗,在学生中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
在学风方面:学习动力不足,崇尚学术之风不浓。有的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深刻内涵认识不足,对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学而不思,学而不用,甚至学而不信,追求表面效应,脱离学校工作,不解决实际问题。有的自认为学历高、水平强,缺乏提升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的紧迫感、危机感,一有功夫,不是研究学问,不是研究发展,而是炒股、应酬、打麻将,一年到头读不上几本好书,写不出几篇文章。甚至有人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抄袭剽窃、篡改数据。
在工作作风方面:事业进取心缺乏,服务师生不够。有的对学校改革建设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盲目、被动应付,少了为学校事业发展服务的热情和激情,缺了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习惯迎来送往,真正在抓教学、搞科研、做工作上办法不多,功夫不深,花的心思少,下的功夫小。有的从不进宿舍、教室、食堂,对待师生趾高气昂、态度粗暴,对师生困难和意见建议不闻不问,淡忘了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根本宗旨。有的组织纪律观念薄弱,不能很好地遵守学校教学管理规定,不能自觉完成教学管理任务。有的思想消极,作风懒散,不顾大局,工作责任心不强,在矛盾面前推诿扯皮,怕负责任,更有甚者整天牢骚不断,总觉得学校对不起他,组织对不起他。
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是我们的广大师生员工是颇有微词的,与学校的建设发展的步伐也是不相适应的。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将直接影响校风、教风、学风,影响党的形象,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影响了学校事业的发展。对此,我们全体同志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依靠广大师生员工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传统不能丢。学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就是要使全校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始终身体力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头营造学风淳、教风严、作风正的优良校风,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提振精气神、拧成一股劲,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向着学校发展的既定目标迈出坚定的步伐。
二、怎样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第一,要准确把握集中
<< 上一页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