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贴切而又风趣盎然,听来令人解颐。这样的人题,不是做到了“辞明义见”和“曲径通幽”的完美
统一了吗?
二、辞约而旨达;破题要确而奇
演讲中,入题并不等于破题,二者的区别在于:入题只是引导进入设定的题目或论点的方式,而破题
则是提纲挈领地进入各个论据或阐述的要点之中。这就好比说,它们二者一个是树冠,一个是树冠下的主
枝。破题的意义在于,可以决定“主干”的发展方向,让听众对自己的演讲能初见端倪,有一定的心理准
备。可见,破题对
听众在不知不觉中跟随自己的思路走,是关乎演讲成败的又一重要环节。大致说来,我
们可选择以下几种方式,来做到破题的明确与奇诡或奇趣的有机结合。
一是立一定句并加以强调,来作为破题的“标志字符”或“标志语符”,以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重视
。《论男子汉)的演说中,作者为了论述“男子汉”最突出的特征——勇气,故意使用了“勇”的对立物
,即一个“难”字来作为破题的标志字符----当然,这个标志字符也不是凭空而来的,且听他是如何表述
的----
刘晓庆说,做女人难,做一个名女人尤其难。我说,做男人难,做一个男子汉尤其难也!但男同胞们
是欢迎这个“难”的,正因为其难,才富于挑战,才能显示勇气和力量,因此令人神往。
二是用语义的转折。对立等手法来制造“波澜”以实现破题的目的,并给人以警醒。新颖的意境和感
受。道格拉斯在《谴责奴隶制的演说》中,入题时使用了提问的方式:“为什么今天邀我在这儿发言?我
和我所代表的奴隶们,同你们的国庆节有什么相干?”接下去他没直接指出“废奴”这个主旨,而聪明地
选择了“国庆”,以及和这个与全体美利坚公民欢乐气氛相反的心憎的词儿——“凄凉”来破题,一开始
就引起了听众的同情。他在叙述了国庆意义后这样说道——
但是,情况并非如此,我是怀着一种与你们截然不同的凄凉心情来谈及国庆的。我并不置身于欢庆的
行列,你们巍然独立只是更显露出我们之间难以度量的差距。
三是使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破题,以期给听众以随和而亲切。警醒又奇特的感觉。丘吉尔在担任首相
时发表的就职演说就用了两处设问来加以论述,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为破题而设立的标志语了。他说----
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要说,我们的政策……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标是什
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不管一切代价……也要赢得胜利。
当然,破题的方式还有不少,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尽量简约。明确的言语标志符号去吸引听众,
以便朝自己拟定的方向去理解、接受自己阐述的内容。
三、辞真而意深;点题要新而深
所谓点题,即点明主旨。跟人题和破题不同的是,这里所谓的点题,主要指的是最能点明演说目的。
主旨的那些话,即通常所说的“警句”、“文眼”之类;而且,这种点题的句子,其位置也可不拘一格,
可前可后,也可在中间;关键是要有新意,要有底蕴,尽可能做到理性与精通的融会贯通,给人以隽永、
深刻且耐人寻味的印象。这里,提供几种点题的形式,从中我们不难得到某些有益的启迪。
一是用感情色彩浓烈的语词来点题,以期引起听众的内心的共鸣。这种共鸣的实现,也是符合演讲的
第一人称语言角度的特性的。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的演说,为了点明题旨以增强感染力,就
反复“描述”了“我梦想有一天”的情景,每一个情景就是一个镜头,连续组成主观与客观相融为一体的
连续不断的“画面群”,既强烈地渲染主题,实际上也是一种颇为艺术的点题方法。
二是使用点出主旨的警句。以期留下难以磨灭的余响和值得咀嚼的东西。警句得来并不容易,但是,
如果我们注意将情感和理智融为一体,并辅以反复、倒序、排比等多种加强论证的言语力度和感染力的手
段与方法,也是有可能留下警句名言的。肯尼迪总统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