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越往后看,我开始宽容并且渐渐喜欢上这样一群时不时撒点泼,时不时耍点小九流聪明的一群可爱的人。
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兵油子们,就这样,在躲躲藏藏,追追跑跑的日子里,一边保命,尽量让自己不饿死或者病死,一点怀揣梦想,一边嬉笑怒骂。
直到一个自称团长的团长出现。
在这个妖孽般的男人个人魅力和战斗毅力的感染下,一群军油子,依然插科打诨,装傻充棱,过着打打杀杀的日子,唯一不同的就是,每个人都开始在骨子里悄悄埋藏希望的种子。
远征军那段历史,其实,我根本不记得。曾经课堂上的书本里,对于那段历史,也只是不到千字的概括。
这个片子,起码,让我对那些魂撒他乡的烈士肃然起敬。也让我看到了接近真实的历史。从小到大的教育和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我们的敌人,吞噬了我大半个国土的日本鬼子,在影视剧里无一不是被我们打的不堪的孱弱形象。
实际上呢,真实的战争呢。小鬼子的狡诈,心狠手辣是有真实历史记录的。
看完团长后意犹未尽,便上网搜索关于团的帖子,不看不打紧,看了才知道,所谓人言可畏是什么境界。
有支持的,有扯红着脖子激烈喷洒唾沫的。
其他的都不必说,都是些小阿斗小蛐蛐的吃撑了瞎叫嚷,看到一个言辞激烈、义愤填膺的贴,一看,据说是某某某和某某某以及很多著名导演的老师,称自己就是当年远征军的见证人,原文不多说,就把跟贴中我觉得说的最好的借到这里来用用,如下:
这位老先生的履历我看了一下,发现一个有趣的事,这位××老先生是1944冬参加的远征军,在哪里服役呢?先在驻印新一军教导总队无线电通讯队培训,1945年在新一军军部军务处无线电通讯器材修理所任中士技师。
先说说他参军的时间吧,1944年,那正是远征军摧枯拉朽的大反攻阶段,得到美军的补给和培训的远征军不论是技战术装备还是纪律上都有质的飞跃。可是远征军第一次出击是什么时候呢?是1942年,第一次滇缅战役以联军失败溃退告终,在戴安澜将军牺牲于野人山,远征军五万将士大半折损于野人山的1942年,这位××先生在哪里呢?他在成都念书。远征军最惨的时候他没看见,他看见的是补给充足,军容焕发,军纪严明的远征军,是他在纪律最严格的军部看到的远征军。今天他以远征军的身份出来指摘种种不是,我只想问一句,您知道1942年长眠于野人山,1943年牺牲于密支那的远征军那些同袍们吗?他们穿的破破烂烂疲于奔命的时候,你在成都享受安定的生活。你可以倚老mai老,但不能信口胡诌。忘记没有补给拼死血战的那些远征军战士这才是对远征军最大的侮辱。如果要说发言权,你周老先生不是最佳人选,真正有资格的是还生活在腾冲的打过仗的远征军老兵!
他的高足张艺谋每部花费上亿拍出来的《英雄》、《十面埋伏》才是真正的烂片。张艺谋花上亿拍出来的《十面埋伏》给了我们什么?
这花了才四千万的片子却能让唤起我们民族英魂的怀念及敬仰,唤醒我们的民族精神!
这位周老先生这六十多年来为远征军的事迹做过些什么?以他所处的位置及能力他完全有能力在影视镜头里留下远征军的历史,留下我们民族的魂,但他做了么?
我们的国人最不缺一种人:别人在做事,他们在挑刺。做事做的越多的人,被挑的刺也最多,不做事的人当然无刺可挑。
我强烈地鼓掌,说的太好了!我不是一个能容忍的人,我的耐性修炼都不够,所以,我至今都管那些鬼子叫日本鬼子,至今看到那个狗皮膏药旗心里都感觉堵塞。所以,当我看到所谓周老装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