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势的一番慷慨激昂,我十分没涵养地骂:老不死的!
这个片子,看过了要细细地品味,才会咂摸出他的味道,而且,越久,就越能品到他的精神。
现在的社会,起码的安定是有的。现在的年轻人,就像我,看了太多太多画面华丽,实则空洞毫无意义的影片。而对英雄的崇拜,已经在高大全式的轰炸里,逐渐消磨最初的jiqing。导致现在看到画面上出现歌功颂德的形象,会盯着屏幕,心里想着,恩恩伟大伟大,然后迅速地换台。
正因为有像周老这般自诩全面有高度的视觉角度,不只他,还有那些自诩优秀的影视作者,国内的战争片才一直停留在高大全阶段,自我陶醉,自我满足,作品永远是大于内在含义,人性的挖掘几乎为零!
试想,如果我生在哪个年代,我估计,我比他们好不了多少,兴许在那凄惨悲凉的大环境下,我会比他们还颓丧。说不定就在哪个角落窝着,等死。
战争不仅仅单纯是战争,是军事,更是政治。
领会了其中的精神,那么,关于影片的真实度,是否严谨还原了历史,是不是有穿帮或者抄袭,这些,统统不重要。
要真实,可以去看历史书籍。
要严谨,可以去看纪录片。
这是电视剧,真实和艺术的结合,不管怎么样,比起黄金甲和无极,算是好太多了。起码我知道了除了大胸脯和馒头,还知道人要不放弃不抛弃,要心存希望。
也有人叫嚷,女人靠边站,看这个片子还不是为了看表象。
我是女人,我承认,剧中不乏阳刚,美好的男人。
但是,这美好,并不妨碍我细细咂摸这些皮囊下的精髓。
战争中,有军长,有政治家,有野心家,有军阀,有投机倒把者,有小人,有咬文嚼字的腐朽酸文人,有英雄,但是更多的是老百姓,受波及的是老百姓,冲锋陷阵的,也是从老百姓里走出来的军人。
这个片子,不是在颂扬哪一个视死如归的英雄,而是把视点放在了最平常也是军队最重要组成部分的普通士兵身上。
这几乎就是炮灰生命绝望的人性史诗。
而我,几乎被这些丝毫不起眼的炮灰感动到不行。
如果说士兵突击影响我的是,要坚韧要不抛弃不放弃。
那么,我的团,则影响着我,让我从生活的世界掬一捧水,映照出自己的灵魂。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