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始法院,段集法庭的案件调解率、服判息诉率、人民陪审员率都是比较高的。我想,这与我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这句话用在我身上却不合适。我喜欢诗人艾青的那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010年7月,黎集镇少年周鹏飞无力支付上大学的费用,我联系“周氏宗亲会”的几位会员共同捐赠5000元,助其圆梦。
**年2月,洪埠乡迎水村10岁男孩周志森遭遇父亡母病,打算辍学。我得知后与另一位干警共同捐赠1000元,又促成“周氏宗亲会”把小志森作为重点资助对象,负担其小学到大学的所有教育费用。
张老埠乡牛老家村的单亲女孩小文是我亲眼看着长大的,我给予她10年的呵护帮扶。
2004年,8岁的小文遭遇一场可怕的家庭变故:在家庭极端贫困、父亲长年卧病在床的当口,小文的妈妈因忍受不了重压而起诉与丈夫离婚。案子经过多次调解无效,法庭最终判决两人离婚。后来,小文的妈妈又重新组建了家庭。
2004年底,我带领干警前往小文妈妈家里执行抚养费,发现小文妈妈的新家也很贫寒。好说歹说,小文妈妈给了一千块钱。当我冒雪将执行来的抚养费交到小文奶奶手中,祖孙俩哭成了泪人。
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拉紧小文的小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尽管我的家也不富裕,也有一个孩子、父母要养育,但是节约一些,手头放紧一些,难道省不下小文的口粮、省不下小文的学费吗?我跟小文奶奶交代:“决不能亏待孩子,有我一口吃的,就有她一口吃的;我儿子能上得起学,她也能!”
从此,我多了一个“女儿”。2005年以来,我负担了小文从小学到中学、再到潢川师范学校的所有教育和生活费用。我还专门从书店买来励志书籍,鼓励小文做一个自强、自立、乐观的人。
如今,当年那个沉默寡言、动辄流泪的小文已经出落成开朗活泼、青春洋溢的18岁少女。她目前在江苏盛泽的一家大型幼儿园实习,每月能领到1000多元的实习工资。今年7月,她即将毕业走上心仪的工作岗位。
10年付出,终成“正果”。懂事的小文逢人便说:我能有今天,靠的是“法官爸爸”的一路护佑。“法官爸爸”这四个字,小文在心里呼唤了10年!在小文最可怜、最孤苦无依的10年,我伸出了援手。为此,我深感欣慰。
同志们,我们法官的待遇不高,我们的工作很清苦,但是良知和同情心必不可少。雨果说过:良心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生来就有的那么一点知识。所以,我要说,我的泪为可怜的人而流,为法官的良知而流,为大山的风骨而流!
小文只是万千弱势群体的个例,有一种缺失比亲情缺失更普遍,也更需要广大法官的关注。这就是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问题。
2006年,段集镇发生一起在校学生行凶伤人事件。这件事让我深深地揪心。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人民法庭处在处理矛盾纠纷的前沿,除了办案还应做些什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健健康康地茁壮成长?经过对周边中学的走访调查,我了解到,固始县作为农业大县、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孩子很多,而农村的留守子女更多。他们不同程度地缺少家庭温暖和监护,缺少法制教育。
于是,从当年开始,我自愿请缨就任段集中学法制副校长,每逢开学初期,为同学们上法制课成为段集法庭一条雷打不动的“铁律”。我们结合各自审判过的典型案例,以案讲法、融情于法,教育莘莘学子遵纪守法,珍视生命,培养健康向上情趣,防止、戒除网瘾、早恋等不良习惯,做合格的小公民。后来,附近的学校闻讯,纷纷邀请我到他们学校讲课,我总是一一满足。
多年的普法实践,我认识到,“维护校园安全,打造一方净土”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延展司法职能的具体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