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骄奢淫逸等消极腐败现象,使党的形象受到损害。 我们要 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干部的责任意识,对基层群众,我们要真心诚意地对待他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去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和所遇到的困难,切切实实地为他们着想;在与群众交往、沟通时,一定要做到热情礼貌、耐心细致、态度温和,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困难,满腔热情地为基层群众服务好,切实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党要树立好形象和威信, 必须培育好作风。作风正, 才能形象好,形象好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事业兴。领导干部作风好坏,在有些人眼里都是"小事""小节",翻不了大浪,影响不了大局,其实这种偏见、短见是非常错误的,也是很危险的。从多年来查出的腐败分子看,很多人都是小节节节失守,才导致大节沦陷堕落的,因此,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检查,必须盯紧"细节",抓住"小节",这样才能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 作风建设是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党员干部作风和形象是同党的作风,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 反对"四风" 摆在第一位, 紧紧扭住反对"四风"的要求 查找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习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搞好作风建设,维护党的良好形象。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等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落实好,发展好,我们党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领导机关是重中之重,党的领导干部自身作风建设至关重要。邓小平同志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党的表率,如果党的组织把群众的意见和利益放在一边,充耳不闻,如果党的组织和干部不严格要求自己,不遵守党纪国法,违反党的原刚,闹派性,搞特殊,走后门,铺张浪费,损公肥私,不与群众同甘苦,不实行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甚至对批评他的人打击报复,怎么能指望他们改进风气呢?群众对领导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所以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在执政廉洁,勤政上做表率,才能把本地区,本单位的好作风,好风气树立起来,才能解决好存有的问题。
四、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争当作风建设的模范
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围绕目标,领导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改进作风,当好坚决反对"四风"的表率。
第一,要勤于深入,精于务实,必须彻底清除夸夸其谈和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谋功利,不图虚名,坚持说实话,办实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勇于创新,敢于负责。作风转变有赖于观念更新,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发展这一要务,冲突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树立大局意识,不断开拓创新。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第三、要严以律已善于协调。正人先正已,廉政先廉家,领导干部首先要管好自己,模范的照章办事,遵纪守法,一定要自觉改造思想,自觉接受监督,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在重大决策上充发扬民主,防止武断专行。 第四,要乐于吃苦、甘于奉献。领导干部必须牢记"两个"务必,时刻保持艰苦奋斗和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同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作斗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把群众的安危和冷暖放在心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吃苦在前,大公无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作风建设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在领导干部。我们必须坚持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和推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我们相信,只要每一位党员干部坚定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锲而不舍,经常抓,长期抓,认真抓,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全委上下凝心聚力促改革的共识就会越来越强,谋发展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浓。
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的目标,完成好"四化同步发展"、"两化深度融合"等重大任务,是党的十八大对工业和信息化事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