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浓厚的慈心爱意
最能体现教师职业品质的就是仁爱、宽厚,包容、施大爱于学生。爱心是教师全部工作和职业生涯的源泉与起点。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一个对学生缺乏爱心的人要想成为一名称职合格的教师是不可能的。师爱既不是血缘姻亲之间的“亲爱”,也不是至交故旧之间“友爱”,更不同于舔犊式的“溺爱”,它是人世间最圣洁无私,最无世俗杂念的如同海阔天空般的大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自然,最纯洁,最有力量的沟通连接点,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思想与情感保障。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明白: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工作中我们要怀着一颗慈母般的至善高尚之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上有缺失的学生,更要施以博大深厚的爱,促其转化上进,优化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独生子女居多,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孩子们的优越感较强。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个性强,养成了部分大学生特有的逆反心理。我们就要凭着一颗爱心来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要想把学生教育好首先要爱学生,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习惯,而后对症下药。用我们的真诚去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更主要体现在行动上,做到像真诚的朋友一样,重视学生,赏识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忧学生之忧而忧,乐学生之乐而乐”。
(启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一生爱学习、爱学生、爱民众。虽中学辍学,但发愤自强,成果丰硕。由于书法精湛,有人模仿赚钱,朋友劝他上告法院,而他只是笑笑说:“此人也许有难处”。心胸宽厚,待人慈祥,深受师生和各界人士的喜爱。尤其是《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日陋。身无名,一齐臭。”充分体现了他博大的胸怀,为人十分谦和。)
第八、良好的个人形象
教师的个人形象包括:仪表美和心灵美两个方面。南开学校校门正厅镜屏上方挂有一幅这样的格言警语:“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整,肩容宽,背容直,气像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正是用母校的格言警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在取得事业巨大成功的同时,也给世人树立了风度和仪表的典范与楷模。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仪表仪态方面的极端重要性。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学生心目中的一座丰碑,他不仅要有精深的学识,博大的师爱,独特的教育法,同时还要有符合职业要求的仪表仪态。只有把端庄的外貌,得体的衣着,文明的语言,高尚的情怀,儒雅的风度融为一体,才能使学生时时从自己身上感受到一种美的召唤,雅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现代文明人,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向完美的境界迈进。
仪表是会说话的,不管是刻意装扮还是漫不经心,从中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家庭教养、职业、社会地位、生活经历、道德观念甚至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教师应以良好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风度儒雅,气质不俗。着装款式简洁大方,色彩雅致;化妆自然清新,整体形象庄重合体,富有品味,使学生肃然起敬,心向往之,给其以美的启迪和享受。切忌形象递退,胡子拉碴,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更忌热衷于时尚,胡里花哨。教师的仪表整洁得体,端庄大方、雅而不俗。要学会从职业中树品味,得体中扮漂亮。
在心灵方面,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情操,为人正派,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