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具有自身的目的性,整体性和相容性,因此,‘目的’是事物的本质,对概念创造
来说重要的是从目的着手,不断地追求目的;从系统的整体性和相容性出发,寻问目的
之目的是达到全体、达到本质的途径。”笛卡尔式思维在研究开发方面具有以下五个特
点:
1.以过去的经验和现状为基础进行思考,即:在过去的延长线上创造概念;
2.以现状分析为主,将问题分解,这样做容易犯“分析麻痹症”;
3.从因果关系主面寻找问题点,追溯到过去,创造对策型概念;
4.使用从过去推测未来的“推进式思维”方式;
5.解决部分问题。
陈颖健文章强调,事实上,“未来不存在于过去的延长线”上。今天,我们正在逐
步进入用笛卡尔思维方式不能进行概念创造的时代。这正是在创造关于未来的概念时必
须转变思维方式的根本理由。”
未来不存在于过去的延长线上,未来是对现状的突破;未来难以预测,它是设计和
创造。因此,“考察过去,研究现状,然后在其延长线上描绘未来”这种“推进式思维
”是非常有害的。我们要用“牵引式思维”代替笛卡尔式的“推进式思维”,着眼于未
来,根据事物的本质来描绘未来的“应有状态”,并以此来改变现实,创造未来。
本文之所以较详细介绍陈颖健的文章,并较多篇幅的引述,是因为我意识到思维方
式的变革是时代的需要,是哲学探索的紧迫任务,而陈文恰好提供了新思维方式的很有
意义的素材。思维方式的变革定将为迎接新时代的到来,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为哲学的繁荣作出巨大的贡献!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