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不同。友谊可能是暂时的,它会因环境的改变、工作的调动、思想认识的分歧等,随时可能
发生变化;而爱情关系一旦确立以后,则要经得起时间的延续,空间的分离,患难与共,白头偕老。
(4)、承担的义务不同。在友谊关系中,主要承担道德义务,朋友间要真诚、热情、互助、讲原则;而爱
情在缔结婚约前承担道德义务,在婚后除了承担道德义务外,还要承担家庭和法律的义务,并受法律的
保护。
我们知道了友谊和爱情的关系,那就应该能够正确地对待同学间的友谊。作为中学生,我们不能把同学
间那种纯真的友谊发展成为恋爱。这是为什么呢?
从学习、成才的角度看,时有春夏秋冬,人有幼青壮老,万物皆有其时。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
,思想活跃,求知欲强,记忆力好,没有什么其他负担,是长身体、长知识、学本领的最佳时期。人的
-生属于在学校学习阶段的时间总共也不过那么十几年,如果错过这段宝贵的光阴,必定会影响他的一
生。中学生学习的课程多,任务重,精力有限,时间宝贵。读书学习需要时间,需要精力,谈恋爱也需
要时间,需要精力。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把时间用于恋爱,就不能集中精力读书,这个道
理是显而易见的。在爱情和学习上我们只有一个选择:以学业为重。我们都应该记住培根的话:“既使
心中有了爱,仍然要约束它,使它不妨碍重大事业,因为爱情一旦干扰情绪,就会阻碍你坚定地奔向既
定目标”。
我想在座的女同学都读过小说,看过不少诗章,天真活泼的少女,贤淑温柔的妻子,纯朴善良的母亲…
…,这都是无数诗篇赞美过的女性。在人们的心中,女性是纯洁、无私和伟大的,女性是人类之爱的最
高体现。但是,我们还应该知道,至少我想让在座的同学们知道,这并不是女性的全部外延,正如组成
世界的不只是纯一的暖色-样,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些女性,他们或许还不为人们所认识,或许人们从心
里就不愿认识他们,但他们毕竟是女性的-部分。
人格、尊严,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格,女性的人格和尊严更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用流血斗争才取得的。但
是,人类社会这一伟大的成果,却这样被他们轻易地丢掉了,随意地放弃了。作为老师,我有责任向我
的学生,向在座的女同学们大声疾呼:尊重你们的人格,勇敢地维护你们的尊严,抵御来自一切方面的
诱惑。
另外,由于中学生接触的面比较小,现在认为是自己理想中的人,将来接触面扩大了,与更为理想的人
接触时,便会产生一糸列的矛盾和感情纠葛,很麻烦的。只有到了思想、心理相应成熟以后,才能真正
懂得爱情,理解爱情。因此我个人认为,倘若你想要获得真正的爱情,就应该等到真正懂得爱情之后才
去恋爱。只有到了这个时候,理智的闸门才能控制得住爱情的潮水,使它流得热烈而又不会越过堤坊。
从经济角度看,谈情说爱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为基础。中学生在经济上尚未自立,完全依赖父母,拿
什么去谈恋爱呢?另外,恋爱是建立家庭的准备阶段,而中学生尚未就业,还需要进一步读书深造,完
全没有建立家庭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
当然,话又说回来,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总是要谈恋爱的。我只是想对同学们说,不要过早地谈恋爱,
人的成长道路和植物生长一样是有规律的,当发芽则发芽,当拔节则拔节,当结果则结果。不到开花之
时勉强开花,花不香;不到结果之时勉强结果,果不甜。
总之,中学生还不具备谈恋爱的条件,必须用理智来控制、对待刚刚萌动的朦胧的爱。也许同学们心里
都充满了玫瑰色的种子,但是,它还没有到萌芽的季节,过早盛开的鲜花,只能结出过早凋谢的苦果。
过早地谈恋爱,只能使你那朵美丽的生命之花过早地凋谢。
当然,中学生也需要爱,需要父母之爱,需要同学间的友爱,需要老师关怀的爱。但是,我觉得,对于
同学们来说,更需要的是成熟的思考,需要丰富的经验,需要的是理想的大厦落成之后所应该得到的爱
……。
有的同学问我:现在我已经恋爱了,该怎么办呢?我的回答是:从早恋中解脱出来。
怎样解脱?象居里夫人那样。居里夫人中学毕业后为了挣钱到巴黎去上大学,就到乡村一个有钱人家当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