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惯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对“习惯”一词的解释是这样“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也就是说从个体层面来看,习惯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的了的动作、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倾向。例如,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
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最高层次的自动行为。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训练必须是科学的,训练还必须是持之以恒的,所以今天会请大家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一起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起携手在校在家反复训练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这是我要跟大家交流的第一个话题:什么是习惯。那么接下来,我想说说小学生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呢?
作为一个小学生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呢?(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双十条)
今天我想着重跟家长们交流低年级孩子要养成哪些重要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先来说说低年级孩子要养成六个重要的学习习惯:
1、专心致志。孩子自学能力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家长应严格要求并经常提醒孩子在上课时,一定要用心听讲,聚精会神,不要作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听课。在家时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
2、独立思考。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3、认真细致。孩子的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决不能草率马虎。为了提高正确率,培养责任感,从一年级就要让孩子养成写完作业及时检查的习惯。让孩子做完作业自己检查,看清题目,认真书写、计算等,这对以后的发展非常有益。
4、思维活跃。不要以大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提问,要善于培养孩子勤思的优点,对他们的提问进行恰当的鼓励与表扬,并能及时更正孩子的错误想法。对孩子接触的事物家长要多讲,多启发诱导,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提问不理不睬,这样会使孩子有问题也不敢问。
5、善于积累。小学生记忆力好,有些东西会背了,可以终生不忘6、及时复习。根据美国学者研究,即使是100个完全学会的事物,第一天只能记住60%、第2天40%、第三天30%而已。可是往后的记忆减少就很慢了,1个月后大概还能记住20%,为了不将学过的忘记,复习很有必要。当天复习由于记忆犹新,所以学习过的能记住,也可达到学习的成就感、满足感。如果两三天后才复习,由于记忆已经淡薄,所以效率很差,如果完全不复习的话,学过的就渐渐忘记了。低年级如果每天小复习,每周大复习,课业一定跟得上,而且会对功课产生自信。
在低年级一定要重视上面这六个学习习惯的培养。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低年级小孩子要养成哪些重要的行为习惯:
我建议我们低年级的家长要重点培养以下3个习惯:
1、讲文明、懂礼貌。我们都希望孩子是懂礼貌讲文明的。具体说就是要尊重长辈,到校了要和家长说再见,离校时和老师说再见。和同学相处应该谦让、应该诚信,应该团结。我们要防止孩子的不诚实,自私自利,孤立不合群。有时小伙伴之间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碰撞伤了,孩子之间你打打我,我招招你,拿了自己喜欢的物品等等,家长决不能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发现情况,及时与老师联系。让孩子与同学相处时要宽容,不要一点小事就闹别扭。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是最可爱的孩子。
文明的小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1、有人对你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他,身体要对着他。
2、向表现出色的人表示祝贺,鼓掌要保持3秒钟。
3、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捂住嘴巴,然后说对不起。
4、接受别人的帮助或接到别人递的东西,要说谢谢。
5、顺手捡起你见到的任何垃圾。
6、轻轻推门,随手关门;进出时,为别人扶住门。
7、做错事情赶紧说“对不起”,并立即改正。
8、走楼梯或自动扶梯,要站在右侧。
9、人离座位,凳放桌下,桌面无物。
10、当天的事情当天毕,谁都不例外。
11、上厕所节约用纸,上完后不忘冲水,洗手。在厕所里遇见老师同学尽量用眼神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