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参见《负案在教问题及其对策》,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6期,第26页。
② 参见刘智峰主编《走向司法公正——司法腐败纪实》,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361页。
③ 参见《多进宫劳动教养人员的现状与法律对策》,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8年第3期,第19页。
④ 参见李忠信主编:《公安执法焦点透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106页。
参考文献:
① 参见姜金芳《劳动教养立法研究》,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6年第4期,第14页
② 参见夏宗素、张劲松主编:《劳动教养学基础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89-90页。
③ 参见沈福俊《关于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思考》,载《法学》,1999年第7期,第18-20页。
④ 参见夏宗素、高莹《路漫漫其修远兮――劳动教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3期,第7页。
⑤ 参见陈履海:《劳动教养执行中诸问题初探》,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11期,第20页。
⑥ 参见王发强《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载《人民检察》,2000年第2期,第32页。
⑦ 参见云山城著:《劳动教养研究》,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305页。
⑧ 参见李忠信主编:《公安执法焦点透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106页
⑨ 参见胡月红《劳动教养审批制度改革设想》,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第6期,第25页。
⑩ 参见储槐植《论教养处遇的合理性》,来源:法制日报 2003-2-24 劳教网www.mzok.com/lj 转载
以科学发展观实现劳动教养法律制度的创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