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与其他主要少数民族形成利益联盟,表现在民族经济法上,法律的内容具有价值上的关联性。
也就是说立法的目的在于维持本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经济利益上的某种平衡,从而有利于对全
国实施有效的统治。
《清代法制史》之绪论,张晋藩主编,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页。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58。
《天聪朝臣工奏议》。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58
参见《清代法制史》之绪论,张晋藩主编,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页。
《清太宗实录》,卷55,第14页。
参见《清代法制史》,张晋藩主编,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7-69页。
《清世宗实录》卷83。
《清史稿·藩部二·敖汉》。
《清圣祖实录》卷203。
《清圣祖仁宗皇帝圣训》。
参见《清朝法制史》,张晋藩主编,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32页。
参见《中国民族立法的理论与实践》,吴宗金、敖俊德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
页。
《清朝法制史》,张晋藩主编,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56页。
清代民族经济法述论 清代民族经济法述论 清代民族经济法述论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