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政治发展,无不受着外来的影响。细究起来,对中国政治影响最大的国家,无非是日本、美国和前苏联。日本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始于明治维新以后,美国的影响可追溯到旧民主主义时期。而从当代中国的政治中,仍可窥视到前苏联政治的阴影。
前苏联在世界政治舞台上风云叱咤七十年,但它的政治发展模式毕竟是失败了。当代,还有谁愿意步它的后尘?如果我们孤芳自赏,不客观地正视中国政治的缺陷,不大力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走政治民主化之路,也许会像前苏联那样,亡掉的不仅仅是一个党,而是一个国家。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对于稍有一点政治激情的人来说,都会痛心疾首:毕竟中国的政治安定局面来得太不容易了。
因此,我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搞意识形态争论,搞所谓的姓社姓资争论,是无济于事的。必须看到中国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差距,并积极吸收西方政治发展的先进经验,自觉主动地融入全球化潮流中,惟有如此,中国才有进步,中国才有希望。盲目追求标新立异,追求所谓的“中国特色”,只能是自欺欺人之举。
古人云,“位卑未敢忘忧国”。笔者历时数月,终成此文,虽文章肤浅,但确实反映了一个热血青年对祖国的关切,对人民的关切。不敢奢望本文能够“一石激起千石浪”,倘若它能够引起政治学界对政治竞争这一沉寂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问题展开一点讨论和争鸣,便感到莫大的慰藉和满足。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恩列斯毛周邓有关著作
2.[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4.[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5.[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2版。
6.[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7.[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9.[美]E·E·谢茨施耐德:《半主权的人民》,任军锋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英]约翰·邓恩编:《民主的历程》,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美]约翰·基恩等编:《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3.刘军宁编:《民主与民主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4.郑传坤:《政治学基本理论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5.宋玉波:《民主政制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6.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萧超然、晓韦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萧超然:《中国政治发展与多党合作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9.刘智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
20.荣剑、杨逢春:《民主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1.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2.黄卫平:《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3.董郁玉、施滨海编:《政治中国---面向新体制选择的时代》,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25.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6.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7.李步云:《宪法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8.唐晓等:《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29.蔡定剑等:《人民代表大会二十年发展与改革》,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30.陈会昌:《竞争 社会---心理---文化透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年版。
32.黄文扬:《国内外民主理论要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3.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4.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