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在教学中成为主体。在课堂上不再是老师单方面的活动,而是师生的互动;不再是灌输、说教,而是启发、引导。二要高度重视查缺补漏工作。平时教学要狠抓遗漏点,综合考评要发现薄弱点,收集信息要寻找可靠点,加强研究要整合兴奋点。在课堂教学管理上提倡“推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可以随时进入任何课堂听课,掌握最真实的信息,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建立师生联系卡制度,学生有问题可以通过夹于作业本中的联系卡随时向老师请教,教师则必须及时解答或解决学生问题。还要提倡教师实施“四补”行动,即缺知识补知识,能力低补能力,心理素质差补心理,师生感情差补感情。三要重构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模式。针对目前高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议以全过程“全景式评价”代替以“一堂课”为途径的“管窥式”评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教学效果,既重结果也重过程。xx年的高考责任状,既设立了整体效果奖,也设了单项奖,就是强调教师个体的努力,更强调集体的作用,引导教师把个人的能力融入集体之中。
3、以考为本,将学生素质训练贯穿于高中全程。
高中管理要围着教学转,教学要围着高考备考转,备考要围着学生转,要抓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首先,要抓好学生爱校、爱班、爱师的情感需求。我们一直重视精品战略,甚至不惜违反上级中考招生政策,让一中提前招录奥赛班。但从执行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尖子生要向鄂高外流是老师能阻挡的吗?影响一个学生走向成功仅仅是智力因素吗?我们在培养优生时,有没有把师生感情、学生满意度放在重要位置?家长宁可花钱费力把孩子转到外地去,其中有多少失望和迫于无奈。因此,平时不注意对学生的感情投资,不关心他们的发展,等到转学时,恐怕再多作工作,也收效甚微。对要外流的教师也应如此。其次,要促使欠发展学生向全面发展转变。在优生数不十分理想的情况下,欠发展学生就是备考攻坚的主体。对这类学生,我们要提倡循序渐进,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在教学中要注意实施无障碍学习,帮助建立学习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为此,建议各校一切从实际出发,尤其在考试中,要保持试题的相对稳定性,逐步加大难度系数,避免忽高忽低,避免欠发展学生因某一次月考的失败而丧失了全部的信心。此外,老师们在研究高考时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高考与教学的关系。教与考是等效的,是互动的,原则上是教什么考什么,考指明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从而促进学校转变观念,改进教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二是正确处理好培育精英与发展后进的关系。教育局对各高中下达的备考任务各不相同,一中要求多出精品、提高一本率,二中、实高、育才要多上本科、确保上线率,职高既要抓升本率,也要抓就业率。优生、差生都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资源,尤其是买进来的调节生不能丢,只有连调节生都发展好了,学校才不愁生源和财源,才能发展的更好更快;三是正确外地经验和自身经验的关系。不与外地沟通,不吸收别人的经验,就会走冤枉路。但通城有通城的实际,我们要学浠水、学当阳,但不等于照搬照抄,在坚持外出学习的同时,绝不能忽视身边的经验,我们没有条件长驻外地学习,从自身挖潜尤为重要。对教师而言,最好的经验是个人的经验,是老师不断反思自己得失的经验。所以,借鉴别人的经验千万不能忘记和总结自己的经验。
4、以研为本,将发挥群体优势贯穿于备考策略。
高中学生是接近成年的学生,他们的个性差异更具复杂性。教学的最高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中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就成为一种必然。长期以来,我们一是把分层教学,培优辅差,重心下移作为我县高中教学研究策略。在知识传授上提出:抓好基础是根本,培养能力是核心,学会应用是关键,加强规范是保证。教学的出发点是:把握方向,研究政策,吃透学情。应该说已经很全面细致了,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落实了多少呢?有多少老师在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呢?二是集体教研应成为所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我县绝大多数学校都建立了集体备课和教研的相关制度,有的在自觉地开展活动。但是,有的学校集体教研还停留在某道题目的集体讨论上,随意性较大,并有上升到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训练技巧等进行讨论的高度。三是集体教研可以研究教学内容,解决当前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可以研究学生,掌握学情,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学习方法、思想动态及个性特点等;可以研究教材、教法,传递国内外教学动态,把握变化的趋势;还可以交流教学心得,促进教学相长。集体教研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阵地,每名教师都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能以诚相见,尊重他人意见,服从集体的统一安排,落实集体教研的各项内容。四是各校要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的监督评价体制,营造集体备课的氛围,防止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同时要研究评价集体教研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