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看云南的山水,还要看它白族的歌舞,看《丽水金沙》;到了湘西以后不仅仅看《乌龙山剿匪记》中的那些山,要看湘西神秘的文化。到恩施来以后同样如此,恩施大峡谷固然有震撼力,腾龙洞固然是中国最美的地方,如果没有多彩的文化,就和走路是没有区别的,就不叫旅游。但是仅有这种文化,如果把地方戏搬到武汉去演,人们往往感受不到这种人文氛围,就跟看书是一样。所以我们把恩施州的旅游定位为“中国健康旅游基地”,把我们的特质定位为“生态恩施州、土(家)苗风情园”。
围绕着“生态恩施州、土(家)苗风情园”还有很多分支文章可以作,希望有爱好的和负有这方面职责的同志要进行深化研究。譬如说“巴人故里,清江画廊”就可以围绕这个主题做分支研究,但不能作为形象定位。为什么呢?巴人在历史上的影响区域是很大的,在我们的上古时期巴人就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巴人在历史上的影响区域不仅仅指恩施,说巴人故里就容易引起一种歧义,不能够把这种特质作为恩施的符号表达清楚。“巴人故里”就本地人来讲有的就不认同、不知道,外地人不认帐,都认为重庆是巴国,至于说最终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怎么确定那是另外一个层面。从旅游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找没有争议的卖点,这样有利于我们的旅游宣传,有利于我们的旅游整合营销。以上是形象定位,希望会后大家能围绕形象定位展开更多的研究,展开更大的宣传攻势。各县市要在318、209国道、每个县市的进出口都打出“中国健康旅游基地——生态恩施州、土(家)苗风情园”的大龙门架,把形象标识做出来,营造一种强烈的旅游氛围。
通过对形象定位的理解,对内涵的正确赋予,要回答恩施在哪里?我们一般回答在湖北省的西南部、北抵神农架、南抵湘西等等,这些话只是方位的描述,是多余的话。恩施在哪里?就是把恩施的特质、亮点和恩施人文资源中间最精华的部分,把恩施自然资源中最令人神往的地方拿出来。
首先,恩施是在人类文明的摇篮里。中国科学院“xx”、“xx”的重点课题“建始直立人”打破了亚洲的直立人从非洲起源之说,说明恩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巴文化和楚文化、楚文化和汉文化、汉文化和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都有我们巴人的影子,都有巴文化的元素,都有巴文化的因子,所以说恩施在人类文明的摇篮里。
第二,恩施在清江画廊里。“八百里清江美如画”名不虚传,清江全长八百里,是湖北省境内发源最大的河流,是长江在湖北省境内最大的支流,清江融入了巴文化,创造了农耕时期的文明,这种文明包括冶炼技术、军事技术,在恩施发现的云钟和随州发现的编钟与同时期欧洲发现的都是一致的。这至少说明,恩施这个地方也是优美的旋律创造地之一。土家族既是一个山地民族,又是一个江河民族,在清江的画廊里面,在如诗如画的环境里形成了如梦如幻的一种文明的氛围。
第三,恩施在虎啸的林涛里。我们恩施是“鄂西林海”,森林覆盖率67%,只要在山上,就能听到风一吹的林涛声恰似“虎啸狼嗥”,让人感到大自然的和谐壮美。我们2.4万平方公里到处都是森林,所以说虎啸的林涛也是恩施州的特质之一。
第四,恩施在《龙船调》优美的旋律里。《龙船调》是民歌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曲子,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优秀经典民歌。这次“嫦娥1号”奔月其中就有《龙船调》的候选歌曲,从得票情况看,完全有可能入选。
所以,我认为用上述四句话是可以概括“恩施在哪里”这个问题的。希望我们今后再回答“恩施在哪里”的时候不仅仅介绍地理方位,还要把“恩施在哪里”回答清楚,无论搞健康旅游、探险旅游、科考旅游、休闲旅游,还是唯美的旅游也好,恩施在很大程度上讲都是人们最佳的选择。所以说把恩施的旅游形象定位好,把内涵把握好,把恩施在哪里回答好,我想今天的这个会议在恩施旅游业发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
二、要扎扎实实解决好几个具体问题
(一)做好全州旅游发展的区域规划,形成全州一盘棋来抓旅游
整个旅游规划必须要做科学、要做深。xx年我们委托中国地质大学做了一次规划,现在要进行一次修编。在修编的过程中,八个县市必须围绕整个恩施清江中上游生态民俗旅游这一盘棋做规划,不能各自为阵,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都想有自己的亮点,不想打统一品牌,最终整个恩施旅游就没有亮点也没有品牌。我们现在抓旅游,大家有热情,但是思路很凌乱。清江流经我州四个县市,没有统一规划的思想是建设不好的,特别是水布垭库区形成以后,是巴东开发?恩施开发?还是建始开发?必须要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形成一个大品牌,形成一个好的旅游景区,大家都受益。
(二)要把恩施建成旅游目的地,必须突出重点,打造核心景区
全州的核心景区重点就是腾龙洞、恩施大峡谷、清江闯滩、土司城、梭布垭石林。我们要围绕这一个核心打造旅游目的地,把这几个核心景区搞好以后,整个旅游目的地就形成了。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