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巨;三是初中教育仍然是我县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严重制约着全县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四是教师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优秀教师数量偏少、教师结构和分布不尽合理;五是“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保障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与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六是尊师重教的氛围还不浓厚,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理解关心支持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加强。党的xx大报告将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并首次提出“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这一重大命题,这是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可见,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教育事业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必将迎接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分析当前教育存在的矛盾、问题,认真研究,科学发展,推动教育工作的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真正使教育工作体现时代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之更加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突出重点,创新机制,着力推进全县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xx年是我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速实施教育“xxx”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为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学校要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要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着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要坚持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龙头,以调整学校布局结构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农村教师素质提高等配套工程,均衡配置公共义务教育资源。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特别要下功夫研究国家投资的政策导向,挖掘政策潜力,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以项目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县教育、财政、经发、国土、城建、税务、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参与,认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降低学校建设成本,使学校建设的每一分资金都发挥最大效益。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启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班班通”项目,完善远程教育体系,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等部室建设,提高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的装备水平和使用效益。要抓好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化分析系统、教育科研网络和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完善网络教育论坛,促进教师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继续实施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县高级中学公寓楼和县初级中学、道镇初级中学、石门初级中学、劳山中心小学、道镇中心小学、王坪中心小学等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食堂、洗浴以及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年内全部完成,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办好学校,首要责任在校长。一是要锻造一支综合素质优良的校长队伍。一个好的校长才能带出一所好的学校。首先,要找准定位。校长的办学理念、思想素质、业务能力、敬业精神、管理水平等综合素质极大影响甚至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每一个校长对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都应进行深入思考。认真审视学校办学过程中是否把握了正确办学方向、是否明确了办学目标、是否全面贯彻落实了党的教育方针等。其次,要以身作则。各位校长要立足微观层面做好本职工作,争做教育家,少当“社会活动家”。目前我们个别校长沉湎于交往应酬,有的甚至不务正业。为此,我们这些校长要沉下身子,深入一线剖析考情、研究教情、分析学情,通过办好每一所学校推动我县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第三,要依法治校。认真落实教育法规,严格依法办事,狠抓常规管理制度的落实;重视良好校风的培育,通过抓好作风、教风、学风,培养学校的良好风气。二是要重点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重视师德建设。探索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全县广大教师坚定献身教育、甘为人师、奉献社会的理想信念,培养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形成率先垂范、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树立执着追求、乐观向上、勇于负责的精神风貌。其次,要加强教师培训。着重抓好骨干教师到市级名校“跟班”学习制度,学习名校在教育管理、教学业务、教学理念、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在全县开展“传、帮、带”活动。要把每年县财政安排的教学培训经费用在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上,真正落到实处。第三,要优化师资配置。继续统筹做好教师队伍“招聘、转岗、调剂、清理、支教”工作,优化队伍结构,逐步解决教师配置地域不均、部分学科专任教师欠缺的矛盾。第四,要完善激励机制。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要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奖教基金的激励作用,对教育教学效果好、师德师风好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要给予优先照顾和表彰;要关心教师生活,热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