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办学系统对学习过程提供有效地支持服务和管理,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并总结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就应当是适合本地的实践模型。
4.试点的经验与课题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承担的课题研究项目75%通过主管项目单位的验收,并有专家组审定通过意见书。获奖项目是指省部级及以上或在全国电大系统评审和评奖中获奖。
试点经验和研究成果指导试点工作,并加以应用:成果具有指导意义,并在校内、省内或全国电大试点中学习应用,推动了校内、省内其它教育形式的改革。
5.坚持、维护和发展系统办学
贯彻教育部的要求,履行试点协议,维护系统的完整性和试点的一致性,严格执行试点教学与管理各项规定,无违反试点要求的现象。
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对本地教育资源整合中,配合主管部门积极提出加强系统建设意见,有相应的措施保证本地区各级试点单位认真进行试点。并校单位应保证试点作为该单位的重点工作,应增加参与试点的人员数量和设施条件。
ⅰ2.教学点的建设
★ⅱ-3.教学点的设置
6.试点分校与教学点的设置及其建设
试点教学点履行审批手续,无未经批准的教学点,无点外点。
要求从思想观念、教学设施、教学和管理人员情况、管理手段等基本条件符合了申报手续,经中央电大审批同意,试点教学点的教学设施和条件随着所开专业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有相应的增加,师生比达到评估标准规定的要求。
7.考点设置
考点设置符合中央电大规定,原则上设在县级以上城市,1个县级城市只许设立1个考点,1个地市级城市原则上也只能设立1个考点。省级电大所在的城市原则上只许设最多不超过3个考点。本科考点原则上只设在地市级以上的城市。各市考点内按标准考场设置符合标准,符合中央电大有关规定要求。
考点设置要经中央电大复审、备案,考点和省级电大要建立考点设置和管理的专卷档案。考点机构健全、设施完备,有较好的网考和监控设备。
8.教学点与考点的管理
重视对教学点的管理、指导和服务,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相关的管理文件要齐备,定期检查、研究和解决试点教学点管理和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定期组织教学点管理人员培训,教学点的管理和监控措施到位,对基层教学人员、学生的服务到位。
考点要求考试无失密现象。及时、妥善处理考风考纪方面出现的问题。
ⅰ3.队伍建设
ⅱ-5.人员配置与结构
9.教师配置与结构
分校、教学点配有专职教师1人;试点分校每个专业配有专业责任教师,每门课程配有课程责任教师,对教学点没提这个要求。所谓责任教师不是辅导老师。这个专业责任教师应该熟悉这个专业,课程责任教师应该了解这个课程。
10.辅导教师配置
辅导教师含专职和兼职教师,生师比计算时,须按(1:23)减去从事普专班和高职班教学的教师数。
11.管理、技术和研究人员配置:满足试点需要,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
ⅱ-6.队伍建设规划与实施
12.规划制定与实施效果
①制定了4支队伍建设规划。这四支队伍近期从事试点教学、教学管理、信息技术及科研的4支队伍的增补计划以及近两年来的落实情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