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结构不合理。科技资源分布不合理,公共卫生、资源环境等社会发展领域比较薄弱,农业、农村,特别是老区山区科技资源严重缺乏。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少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十分落后,学校布局不合理,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不协调,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滞后,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英语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十分缺乏。人才分布不合理,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于教育和卫生两大行业,占全市总数的84%,而具有高级职称的经济管理专业的人员,全市仅有4人,海洋渔业系统只有2名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与建设“海洋强市”的要求极不适应。 4、体制不完善。科技、教育、人才方面体制改革的力度不够大,管理体制、发展机制缺乏活力。科技、教育人才与经济有待于形成更紧密的结合。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利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缓慢。多元化的办学体制还没有形成,各级各类教育仍然是政府包揽办学。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指导。 总之,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的现状,与我市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协调发展,与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适应。我们要正视存在问题和差距,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解决科技、教育、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充分认识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搞好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的自觉性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国内,长三角发展势头强劲,环渤海湾经济区正在崛起,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正式启动。在我省,珠三角大步领先,东西两翼奋力追赶。在新一轮的区域发展竞争中,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而这种竞争,说到底,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世界各国、各个地区都把人才资源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加大力度,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培养、争夺人才,发展教育,推进科技创新。和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明显落后。阳江要当好追兵,实现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协调发展,关键靠什么?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靠教育、靠人才。 (一)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阶段的客观要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对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阳江要与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保障。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由科学进步而引起。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其内在动力也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今后竞争力的差别,将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发展水平上。谁拥有科技优势,谁就赢得竞争主动权、赢得未来。科技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是科技进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