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的各项工作。 二、突出工作重点,努力选好配强村两委领导班子 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思想、时间安排和任务要求,区委、区政府批转的《意见》已讲得很明确,我就不再重复。在这里,我主要就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的几个政策性问题,再作重点强调。 第一,坚持选人标准,选好配强两委班子。推选什么样的人当村干部,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在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对候选人的条件一定要严格把关,要引导党员和群众切实把能够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坚定,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能够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乐于奉献,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能够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具有较强组织能力;能够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公道办事,受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特别要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对多数群众不同意、整体素质差的党员,不能提名为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候选人;对一时无合适党组织书记人选的村,上级党组织要及时选派得力的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帮助开展工作。对那些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不坚决,工作不积极,思想观念陈旧,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能力弱,长期在位不在岗,以及作风不正,处事不公,自身不廉,甚至违法乱纪的村两委干部,必须坚决依法予以调整。各地要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将候选人的任职资格条件在村的选举办法中予以明确,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村选举办法的候选人,村民选举委员会要严格依法取消其候选人资格。 第二,严格控制职数,优化班子结构。要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从严控制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名额,每个村的干部一般配备3至7人,最多不超过9人。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可根据村落分布、人口数量、党员数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实际工作需要去把握,一般是党员人数在7人以下的党支部,设书记1名,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名;党员人数7至50人的党支部,设委员3名;党员人数在51人以上的党组织,设委员3至5名。村民委员会一般是人口在xx人以下的村安排3人;xx人以上的村安排3至5人。具体职数设置要报镇、街道党委政府审批。要提倡交叉兼职,减少村干部职数,节约村集体经费开支,提高办事效率。党组织要努力做好工作,使尽量多的党员争取通过法定程序,成为村委会候选人;使尽量多的党组织班子成员通过选举成为村委会班子成员;使尽量多的村委会中的党员成员通过党内选举成为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成员宜兼则兼,宜分则分,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要优化班子结构,通过换届选举,努力提高有高中学历以上村书记、村主任的比例,提高有“双带”能力村干部的比例,积极选拔有志于农村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到村任职;每个村两委班子中要有一名妇女干部,原则上要有一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有移民和撤并的村,要注意保障他们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要认真做好村经济合作社的换届选举工作,根据《中共xx省委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的意见》精神,从我区实际出发,原则上村经济合作社社长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经济合作社副社长由村委会主任兼任,以减少村干部职数。 第三,拓宽用人渠道,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俗话说,“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责任在班长”。村党支部书记担负着强村富民的重要职责,选得准不准、配得强不强,对一个村的工作影响很大。因此,各镇、街道党委要围绕“五个好”的目标,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严格选人用标准,切实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懂经营、善管理、乐于奉献、能带头致富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