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党的整体的先进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党员个体的先进性,根本上取决于党的整体的先进性。反之,党的整体的先进性,又要以党员个体的先进性作为基础。
一个党,只有整体上是先进的,才能保证党员个体的先进性,或者说,党员个体的先进性才有实际价值。党的整体先进性,集中表现在党的性质和特点,党所承担和完成的历史使命,党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一个党,只有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以自己的所值所为,解决民族、国家乃至世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推动社会和国家的进步,才能标得上一个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靠这种先进性,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取得了执政兴国的辉煌成就,也靠这种先进性,我们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把中华民族伟大理想逐步变为现实。"xxxx"重要思想,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党的先进性本质,就在于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在整体上坚持了这种先进性,党员个体的(先进性)所作所为,才能与历史发展的方向相一致,也才能在民族和国家的大局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另一方面,党的先进性又要以党员个体的先进性为基础,通过党员个体的先锋模范体现党员是构成党的组织的细胞。党作出的先进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是依靠广大党员的思想共识来制定的,党员具备了先进性,那么在广大共产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党就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在建设国家和民族发展中发挥先进作用。同样,在党保持整体先进的基础上,党的所有主张,还都需要通过广大党员的实际行动来付诸实践。党的正确主张,要通过每一位党员的实践活动来贯彻,党对于各项事业的领导作用,要通过每一个党员来体现,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要以广大党员为桥梁来连接。6800万党员连接着13亿人民群众。它的先进性要以每一个党员的形象来促进,党治国参政的全部活动及其能力,也要由每一个党员的具体工作能力表现出来。
所以,党的先进性,既要由党的整体来体现,也要由党员个体来体现。因此要从我做起。
2、关于保证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当推制度和机制。
从以往曲折坎坷的经历中,我们党充分认识到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邓小平讲,"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是规范、是依据、是原则,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告诉和规定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如八个坚持,八个不要等,所有的倡导、反对、褒奖、惩罚,都规定的清清楚楚,人们就有了行为规范和依据。坚持它,能得到肯定,违犯它,就要受到惩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机制--一种择优汰劣的机制,一种惩恶扬善的机制,按照这样的制度和机制办事,就象河水沿着堤岸流动,大车沿着轨道运行,就能朝着先进的方向展开和发展,逐步养成先进的思想品格和价值观念,甚至使这种先进性成为党员的思维和行动习惯,这样不仅每一个党员的先进性有了保证,党的整体先进性也有了保证。俗话讲,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定要首先在制度和体制上下功夫,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也一定要在体制和机制上下功夫,不断推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当前有两种制度、机制特别重要,一是择优汰劣的选择制度和机制,改进和完善入党、选拔制度和机制,是保证共产党员质量和先进性的第一关。二是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和机制。因为赏罚分明,历来是治国、治军、治政必须坚持的起码规则。曹操削发,诸葛亮挥泪斩马偎这样的历史故事比比皆是。
3、关于内因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定要靠每一个党员的自身努力,充分发挥党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常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个道理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上也是同样适用的。
"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重陶。"自省、修养,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一种磨砺,陶治人性的基本方式。中国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都非常强调人的修养。孔子还把修养好自己的品德,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一切事情,而且强调"修己以安百姓"认为只有修养成高尚的品德,才能使百姓得到安定。《大学》、《中庸》更把"正心""诚恳"、"修身"提到了"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强调"自天子以致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