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起,从最薄弱的学科抓起,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要以“重塑学生灵魂,重建学生理想”为目标认真而细致地做好学生工作;要定期召开专题班会,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误区,班主任要加强班级的过程跟踪,及时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注重创设舆论氛围。舆论对学生有着一种无形的约束或激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学生处在一种特定的舆论环境中,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顺从走向认同,进而内化为动力。各班要富于创意地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采用黑板报、墙报、主题班会、个例谈心、家访、家长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拼搏进取、竞争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在高中阶段抓住有利时机作努力一搏的意识。
第二,从课堂教学着手。向课堂教学要效益是我们今天的唯一出路。首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走出“以讲为懂”“以懂为会”“以会为通”的误区。其次,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反对“满堂灌”和“满堂练”做到“讲”“练”结合,“教”“学”并重, 倡辨质疑,激疑启思,活化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他学为我要学。
第三、从分层施教着力。楼中存在着许多“学困生”,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不能甩包袱放任不管,也不能大呼隆和其他学生齐步走,而是要“把后进生当资源去开发”,实施分层施教,狠抓薄弱学科和薄弱环节,实行有针对性的补差,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竞争力。在补差方略上我们要坚持“先查病,后治疗,再进补”、“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先补思想,再补内容”、“多指路子,少给结论”的个别化补差原则。推进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可只有这样的推进,才能使一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考出好成绩。
3.引导家长,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我们常说,升学率对于学校可能只是百分之零点几的差异,而对于家长却具有100%的意义差别。因此,我们要紧紧依靠家长,科学引导家长,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教育孩子要从教育家长做起。面对家长的不理解和不配合,我们不能放弃追求、不能改变初衷、更不能埋怨责备,我们要用更加理智的行动、更加温暖的语言、更加周密的安排一点一点地赢取家长的心。老师、学生和家长,三股力量要以最小的角度形成合力。
四、强化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新课改的主战场在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要研究课堂教学的增长点。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质量观,以学生实际水平为标准,有针对性地研究各班学生实际,选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瞄准增长点。以中等生可接受为教学起点,以中档题为主体,坚决杜绝那种多数人“陪公子读书”的课堂教学现象。同时加强对尖子生的提高指导,给优秀学生更多自主的学习时空。一是发挥集体备课组的作用,提倡两次备课抓好备课关;发挥教师主观能动作用,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提高每一节课的容量和技术含量,抓好上课关;二是结合学生实际,重视方法研究,抓好学生学法和考法指导关,三是要坚持不懈地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抓差生,做好差生转化工作,采取低起点、小步子,鼓励他们战胜学习上的困难,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抓优生,加大训练,引导他们自学,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让他们向高层次发展,抓边缘生:一类是边缘合格生,另一类是边缘优生,这两类学生要集中精力抓好,对他们要因材施教,要“四优先”: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课外辅导优生,家庭访问优先;“五跟踪”——思想跟踪,课堂跟踪,作业跟踪,测试跟踪,学法跟踪。通过努力,使大部分临界生在高考中起得长足进步。
二要研究课堂教学反馈。知识点考查要以不断激发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杜绝“休克性”考试和无区分度的考试,科学安排学生学习时间,努力减少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低效教学行为。
三要研究教案和学案的功能。要认真分析教案、学案的质量,分析使用教案和学案的得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选取具有典型性的题组,切实提高学生课堂思维活动和知识迁移的质与量,引导学生在练习后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四要要研究集体备课。落实新老教师帮扶、相互听课等措施,建立相应的捆绑式奖励措施,缩短班级、学科之间的成绩差距。一句话,要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也只有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牛鼻子”,高一教学质量提升才能真正有希望。
老师们!在你们的肩上,担负着新中的希望,社会的责任,楼中美好的未来!美丽从来就离不开艰辛;历史从来就是由勇敢者大笔书写,今日拼搏的汗水,必将化为明日的灿烂之花。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