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在村、社区层面,认真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广大老同志热情参与。各村、社区把推进教学点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严格按照有班子、有牌子、有场地、有经费、有资料的“五有”标准,加强软硬件建设,加大宣传和招生力度,以周到的服务、细致的工作赢得广大老年朋友的信任和支持。广大老年人积极参与,通过相互间的交流沟通,拉近了与村、社区干部的距离和感情,促进了干部与群众的团结和和谐。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发展老年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xx大对老年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年3月中组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老年大学的建设要向街道、社区、乡(镇)农村延伸。因此,我们要从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基层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发展老年教育工作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xx大和xx大都强调,要建立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缺少了老年教育,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同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教育法》等也都从法律上确定了老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办好镇、街道老年大学分校和村、社区教学点是满足广大老年人学习需求、丰富他们晚年生活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对于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和带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发展老年教育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教育下一代、维护家庭和睦、调节邻里关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语云“老人安,天下安”,就是强调老年人在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发生,社会矛盾相对集中,办好老年学校,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人8.794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48.37万的18.18%,其中大部分老年人居住在农村,办好老年大学分校和教学点,将有助于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素质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有助于发挥老年人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3、发展老年教育工作是密切基层干群关系的现实需要。老年大学不仅是老年人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发挥老年人作用、增进相互间理解沟通的平台和桥梁,特别是村、社区建设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可以通过发挥老年大学骨干分子的积极作用来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使广大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村、社区干部的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把握重点,讲求实效,切实提升基层老年教育工作的水平
今年是实施老年大学三级网络建设的第二年,是全面推进我市老年大学教育的关键之年。今年的工作重点和目标是:在巩固分校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村、社区教学点工作,力争年底普及率达到80%以上。
一要强化结合,进一步繁荣和丰富基层文化。党的xx大指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年初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强调要“以文明素质和人文精神提升为重点,着力提升平湖市民新貌”,“要致力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切实保障各类人群的基本文化权益。”基层老年人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基层老年教育要围绕抓好xx大精神的宣传和贯彻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等形式,讴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展示新时代老年人良好的精神风貌,使基层老年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
二要强化整合,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网络等资源优势。依托村、社区远程教育站点,根据老年学员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求,对老年学员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措施、农业实用技术、科普知识、心理辅导、医疗保健等教育,并充分发挥老干部党员的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群众学习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决议,学习农业种养殖技术,勤劳致富,推动全市中心工作的落实、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的推进。同时,要利用和整合村为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的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发挥教学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应有作用。
三要加强研究,进一步探索基层老年教育新路子。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办好村、社区教学点。要结合农村实际,加强研究,积极探索符合基层特点、以退休老干部和退职村干部为主的各种学习培训班。在内容上,突出老年教育特色,因需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时政形势、医疗保健、文明礼仪、新农村建设等教学内容,体现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在形式上,既要做到统一教学,又要根据老年学员的实际情况,兼顾学员的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形式要活,内容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