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凝聚到党组织的周围。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发展党员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五是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注意研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党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二)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始终把好发展党员的质量关坚持党员标准、把好发展党员质量关这一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关于这个问题,我强调三点:首先,要认真坚持党员的政治标准。xx大通过的新党章对党员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同时在对党员标准的把握上,既要防止求全责备,抬高“门槛”,使入党申请人望而却步;又要防止人为地降低标准、曲解标准,用“能人”、“富人”、“好人”标准代替党员标准。其次,要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严格程序,是保证发展党员质量的关键。只要我们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发展党员,认真履行手续,就能较好地保证新党员的质量,如果忽视程序、走过场,党员的质量就无法保证。党委审批党员是一项十分严肃、细致的工作,一定要以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集体讨论、表决决定、严格把关。凡是没有按照党章规定的发展党员程序办理的,一个也不能批。第三,要努力扩大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是保证发展党员质量的重要措施。诸如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就是加强社会和群众监督,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程序的有效方式。在今后发展党员工作中基层党组织要通过严格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等制度,积极拓宽群众参与的渠道,扩大民主,接受群众监督,防止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三)切实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为发展党员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各级
党组织要积极主动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进群众对党的认识,激发群众的政治热情。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群众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主动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要把教育引导和提供服务结合起来,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多渠道地发现、推荐入党积极分子。要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整体素质。入党申请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党组织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教育计划,要从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入党积极分子的特点出发,设置具体的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联系人要认真履行职责,经常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情况,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要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定期汇报制度,使党组织能够及时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要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既要及时吸收新的入党积极分子,也要疏通“出口”,及时把不合格者调整出去。(四)紧紧抓住发展党员的工作重点,不断壮大党的队伍发展党员工作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来进行,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来实施,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要着眼于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突出以下三个重点:一是要加大在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大力吸收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入党,是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着眼未来党的事业的需要。我市73542名党员中55岁以上的党员 23279名,占我市党员队伍总数的31.7%,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要继续保持近年来发展优秀青年入党的良好势头,力争每年发展35岁以下青年党员要占到三分之二以上 。二是要加大企业、农村生产一线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在企业,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发展党员工作,另一方面,要抓好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工作,通过继续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方法,加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注重在企业经营者和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在农村重点做好在回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行业协会会员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街道党工委要注重在社区中发展党员工作,重点解决社区党员年龄老化、党的力量较为薄弱的问题。对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党支部,上级党组织要予以高度重视,建立相应档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开展“一帮一”、“一荐一”活动,加大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逐步消灭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支部数量。三是做好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特别要关注教学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等各类拔尖人才。对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贡献突出、影响较大的入党申请人,要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