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了专业的适应性。首先,我们结合新的专业目录,遵循"宽口径、大专业、多方向、强适应"的原则,按照"合并、拓宽、改造、增新"的方针,对学校已有的专业进行调整、改革和建设。其次,制定了全省专业建设规划,根据全省的需要和教育资源的配置,统筹规划专业的布局。第三,做好示范性的专业建设,开展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试点课程的立项工作。这些试点专业、试点课程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带动了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从****年到xx年,全省高校增设专业732个,使全省高校的本科专业点由****年调整以后的515个增加到了1247个,增长率为142.1%。目前我省高校共有2758个专业点,专业设置的门类齐全,分布基本合理,涵盖了新专业目录中11个学科门类的大部分专业,部分高校还设置了专业目录以外的如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与社会息息相关、就业率比较好的新型专业。经过建设,基本形成了一个多学科的、多层次的、基本能够适应我省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比较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
(六)重点建设成效显著。
从"八五"时期开始,我们就在全省高校遴选了118个重点学科、69个重点实验室进行重点建设;"十五"期间,又从优中选优,选择了44个重点学科、35个重点实验室进行强化建设。 "八五"期间省财政投入重点学科建设的经费为5000多万元,各有关高校的配套经费为1000多万元,省与高校共同培植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九五"期间,省财政投资为6000多万元,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稳定人才以及对学校层次的提高和本科、研究生等等各方面教育的发展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发展,也培养、吸引和稳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按照山东省政府《03-xx年教育振兴计划》的要求,省教育厅分五个批次遴选和培养了571名中青年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狠抓了学术骨干的培养和配备工作,为青年学者积极创造平等竞争、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条件和环境。各个高校也采取吸引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在职博士,改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培养、引进和留住了一大批学术骨干,学历结构也不断优化。目前,我省师资队伍结构情况是:****年底,全省高校共有专职教师50757人,比****年增长87%;教师的职称结构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专职教师的比例由****年35.5%提高到了****年的40.6%;教师的学历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年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共有14942人,比****年增加了8276人;教师的年龄结构也有所优化,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共计25654人,占教师总数的50.5%。经过这几年的调整,我省高校教师的结构趋于年轻化、高学历化。
(七)教育质量的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近几年来,我省高校开展了"以管理促改革、以管理促建设、以管理质量、以管理促发展"的活动,以逐步走向高校自主办学、政府宏观监控、社会监督评价的轨道。
1、建立了教学质量的责任制,明确了高校党政一把手作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负责人。
2、强化了管理意识,加强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国家级评估、省级评估、学校对学院的评估、学院对各系的评估等各种层次的评估,使得教学质量责任制得到落实,管理意识和管理的规章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3、建立了省、院、系多级教学评估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严治教,从严治学。省教育厅按照社会中介机构的模式成立了两个专业化的教学评估机构,依托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了山东省高等教育评估中心,承担了高等学校办学资质评估、教学工作评估、毕业生质量评估等工作。我们从1995年开始,对全省高校进行了教学评价。除几所未下放前隶属原有关部委的高校参加部委和教育部的评价外,其余的高校都参加了省组织的评价。通过大面积的教学评价,进一步落实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4、促进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开发教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5、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选拔了一批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和较高学历的一线教师来充实教学管理队伍。现在的教务处长队伍非常整齐,年轻化、高学历化,有很多博士处长,既有前瞻性,又有教学经验。这样一批人才充实到教学管理队伍中来,使得我们的管理更具有前瞻性和规范性。
以上我从七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来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仍然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概括起来有两个,即两个基本矛盾:一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在数量、质量、结构方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