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挂职干部要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充分放手。各单位要把挂职的同志当作本单位的干部一样看待,给挂职干部压担子、压任务,尽量让他们多参与一些实质性工作,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二)加强对挂职工作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市委组织部要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挂职干部的工作汇报,了解挂职干部的思想、工作动态。要及时总结挂职工作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在全体挂职干部中予以推广,以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各县(区)组织部门也要加强对本县(区)派出的干部和市里下派到本县(区)挂职的干部管理,经常与挂职单位联系,了解挂职干部工作和生活以及思想等方面的情况,尽量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在挂职中期和结束前,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要会同各接收单位一起对挂职干部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加强锻炼,努力实践,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观
这次上派下挂选派的67名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都是经过组织认真研究确定的。参加挂职锻炼的同志们,工作要与原单位脱钩,行政关系不转。挂职锻炼时间安排是,挂县(区)长助理时间为一年,挂乡镇党委副书记、乡镇长助理为一年,到市直机关挂局长、主任助理或副科长的为半年,到企业挂厂长(经理)助理的为半年。挂职期间一般不再接受原单位的工作安排。下面,我对挂职干部提几点希望。
(一)要树立学习为本的观念,以学习促转变。挂职干部到新单位后,环境变了,职务变了,职责变了,工作变了,需要虚心学习,及时转变角色,尽快适应工作。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力争快学、多学、巧学,把需要学习的东西学到手。快学,就要尽快学习做好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技能技巧,把理论功底进一步打牢,业务知识进一步熟悉,技能技巧逐步掌握。多学,就要在熟悉了解工作业务的同时,全面学习其它相关知识,包括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宏观管理以及经济、历史、哲学、文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巧学,就要注意学习方法,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拟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在学习问题上,一定要谦虚,只有把自己摆在低处,才能学到东西,如果高高在上,是学不到东西的。特别是下派干部,要甘当"小学生",放下架子,融入群众。
(二)要树立求真务实的观念,以实干促提高。挂职锻炼时间比较短,希望大家一定要克服"做客"的思想和短期行为,特别是挂职半年的同志,不要觉得时间短、无所作为而放松自己,也不要觉得自己不是挂职接收单位的正式人员,就认为工作干好干坏与自己关系不大而对工作不负责任。一是要安心。要克服"挂职不到位、挂职不挂心"的临时思想,真正安下心来,沉下身子,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融入。要尊敬领导,团结同事,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人际关系。特别是下派干部,要维护班子的团结。只有先共好事,才能干好事。三是要有所作为。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要敢于负责,敢挑重担,不能瞻前顾后、缩手缩脚,该管的不管,该做的不做。工作中要注意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到上级机关挂职的干部要把基层的情况带上来,帮助市级机关在工作、决策、服务上更加切合基层实际,发挥自己的作用;到基层挂职的干部要把上面的信息带下去,发挥自身思想观念新、信息多、联系面广的优势,为基层多出主意、出思路,帮助基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要树立艰苦奋斗的观念,以行动树形象。同志们要明确:挂职不是去做官,而是去接受锻炼。大家到新的挂职单位后,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到基层去的干部,目前乡镇的条件总的来说还比较艰苦,大家要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要坚持工作高标准,生活低要求。只有经受住艰苦条件磨砺的人,才堪重任。越是条件艰苦,大家自律越要严。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仅是代表个人,而且代表派出单位,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管好自己的八小时以外,不该做的事不做,树立好挂职干部的形象。
同志们,选派优秀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