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来,从深藏书斋到积极参与学院、系组织的各项活动,从校训校规的学习者到学校文化理念的宣贯者,我深深地感受到民政系大家庭的温暖与和谐,深深地感受到在民政系这个大家庭里领导与员工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无处不在的友爱与信任。在参与各类活动的过程中,民政系的团结互助、热心奉献精神时刻都在影响着我,也在鞭策着我。我也由此而扩大了与各位同事之间的理解、沟通、联系和交流,增强了集体意识,增加了认同感,并越来越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学院、系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乐于为它的成长和壮大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正是学院大力推行文化管理,促进教师团队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我的第三个感受是,在学院的开拓创新中,个人的未来发展有着更大空间。
著名社会学家周雪光在他的《组织社会学十讲》一书中曾经提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一个博士生在她的博士论文中对20世纪初美国存在的大公司和大学的生存率做了一个比较研究。她发现,经过百年沧桑,到了20世纪末,这些大工业组织所剩无几,但是这些大学大多成功地度过了它们的百年经历,并且有了长足的发展。原因是大学更容易适应各种不同的外界环境,更容易针对外部的变化进行创新。
《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入校半年来,我亲眼看到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各方面的创新而取得的突出成绩与巨大变化。例如在教学中推行学分制改革、在教师中推行项目制改革、在校内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多项变革,广大教职员工在课程体系重构、优质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实习条件建设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我们的整个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就以民政系来说,新建的文化沙龙及其它各项配套措施的使用令系里的办公条件大大改善,“四化”的推行令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不少教师在教学改革和建设中脱颖而出,学术骨干不断涌现……这些无一不是在学院、系各级管理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系教职员工的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勤奋不怠、勇于变革而取得的。
今天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民政系,学科类别齐全,师资结构合理,管理机制完善,创新意识明确,不仅是学院历史最为悠久的系部之一,同时也是学院引以为傲的核心系部之一,更是在各方面建设走在学院前列的系部之一。
作为2010年才入校的新人,我以民政系今天的成绩感到自豪,并深深地感谢那些为学院和民政系的发展和进步付出过努力的老教职员工们,是你们的辛劳创造了今天的成就,是你们的汗水铸就了今天的辉煌!你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事教师职业对我来说既是人生的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从机遇方面来说,我从此可以有机会将自己过去所学的知识及平日的所思所想进行一次总结,并在与同行及学生的交流沟通中不断的对之加以提炼、反思;从挑战方面来说,在授课的方式、方法上我还缺乏经验,对国际上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我也不太熟悉,因此需要提高的地方还很多。然而我始终相信,有了我们这么好的领导,这么好的团队,再加上这么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这么完善的软硬件设施,我的成长有了肥沃的土壤,人生未来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难忘的2010年已经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时间已经翻向了新的一页。回顾过去,我们共同挥洒汗水,浇灌着民政系这片沃土,各项工作都迈向了一个新台阶;展望未来,在学院、系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引下,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事业必将蒸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