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开展了“为少数民族、归侨侨眷送爱心”的主题活动。做到贴近他们,了解他们,热心为他们服务,赢得他们参与社区建设;我们在辖区内开展“送温暖、办实事”的社区服务活动,联合驻街煤水电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入户为归侨侨眷免费服务,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难题,并为社区的所有少数民族、归侨侨眷发放了“爱心卡”,如果遇到生活难题可通过热线直接寻求帮助。每年我们都出资邀请驻街医院、保健单位举办大型医疗咨询服务活动,免费为归侨侨眷查体,提供医疗咨询。定期走访特困少数民族家庭和归侨侨眷也已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每年开展的冬季为民办实事活动中,街领导亲自带队为困难少数民族家庭和侨眷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一名处级领导还与一家侨眷困难户结成了帮困对子,长期对他们一家进行帮困。办事处主任办公会为少数民族、侨解决疑难问题共46件。
二是开展“归侨侨眷真心回报祖国,回报家乡,回报社区”的主题活动。我们注意发挥归侨侨眷的优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祖国、为家乡、为社区做贡献。比如,社区侨联委员刘增褆既是劳卫里社区老干部理论学习组的骨干,又是侨联艺术团的积极分子,他经常主动担任理论学习组的教学任务,并积极参加艺术团的演出,为维护社区稳定和活跃社区文化发挥了作用。比如整治佟楼中学门前的环境秩序,为三合里小区、文静路等解决多年没有路灯的问题,为卫星里铺设200多米路面等问题,都是采用归侨侨眷的建议后完成的。我们还通过调查,了解归侨侨眷在国外亲属的情况,利用社区宣传阵地及时宣传侨法和侨务政策,增强了侨界人士回国投资办企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他们为区街经济建设做贡献,为马场社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再次,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爱社区”的主题活动。我们利用街市民学校的优势,定期在少数民族、归侨侨眷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针对少数民族、归侨侨眷中老年人的特点,组织他们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既丰富了老年人业余生活,又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去年,我们组织少数民族、归侨侨眷开展了游览津河、观看危改展和参观鼓楼等活动,激发了他们爱家乡、建天津的热
实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社区民宗侨工作服务载体建设的水平,是社区工作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有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民宗侨工作载体,才能保持民宗侨工作的持久繁荣,才能有效地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形成相互促进和发展的良性循环,才能将民宗侨工作真正融入社区建设之中。
今年,我们将以建设服务型街道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社区民宗侨工作的基础管理工作,整合社区资源,增强为民宗侨对象的服务意识,使民宗侨工作活跃起来,发展起来,融入到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中。主要的思路是: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民宗侨工作的网上管理与服务。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重新对社区内所有的民宗侨对象进行拉网式摸底调查,掌握最新情况,全部输入微机,并在网上设立民宗侨工作专题,将民宗侨工作要求、合法权益等内容在网上公开,延伸百帮服务台内容,通过网络直接为社区的民宗侨对象提供更多便捷的服务。
二是,开展主题活动,促进社区民宗侨工作的发展稳定。
今年,我们将充分利用社区建设听证会,民宗侨人士座谈会、联欢会,侨友之家演唱会,第三届社区居民节,十个系列百 星、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等活动,将民宗侨渗入到这些活动中为社区的建设献计出力,通过社区的大环境带动民宗侨工作的发展。
以上我们街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如有不对之处,请各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同志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