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市场调查说明,形成了一镇一策一说明,并根据市交通局编制的《**市乡村道路客运发展规划(2004—2007)》,制定了《乡村道路客运市场2004年规划》和乡村客运线路登记制办理程序下发各乡镇交管站执行,为我市农村客运发展提供了规划发展的方向。
3、严把车辆技术等级和从业人员素质关。通过加强对营运客车的技术性能检测,禁止技术状况不合格或达到报废规定的车辆进入农村客运市场,通过强制维护,提高在营客车的技术性能,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同时,对从事农村客运的司乘人员必须在开业、上岗前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参营。
三、加强农村客运市场规范管理,促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有序发展
围绕农村客运市场网络化建设的主题,我市提出了行业管理规范化、车辆运行公交化、客运管理一体化的规范管理目标,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我市农村客运网络化发展步伐。
1、强化农村客运市场监管,确保运输秩序良好。在农村客运市场监督管理上,积极争取市政府重视,由市政府每年与各乡镇签订监控管理目标责任状,增强了乡镇党委政府管好农村客运市场的责任。同时,针对农村客运车辆的经营场所主要集中在乡镇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交管站的“前哨”作用,由交管站直接管理本辖区农村客运车辆,市运管处实施业务领导。交管站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常年深入到车站、业户家中,做到了宣传运输法规到源头,行业管理到源头,办理营运手续到源头。在经营行为规范上,我市对农村客运车辆严格实行了“十统一”,即统一线路牌、统一道路运输证、统一班次时刻表、统一收费标准、车内喷统一的票价、车头喷统一的线路起止点、车身喷统一的监督电话、使用统一的车票、办统一的进站证、签统一的进站协议。
2、积极推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提高农村客运服务水平。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更好满足和方便人民群众的出行,我市积极探索推行农村客运班车公交化运作。2002年,首先开通了园林至竹根滩公交化客运线路,对经营园林至竹根滩的44辆道路客运班车,按照两条线路分开,每天循环的方式运行,并严格规定开班、收班时间,统筹安排班次时刻,合理调度上下班高峰期运行车辆,使该线的客运秩序有了明显好转,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和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了。今年,又积极向市政府汇报,取得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政府专门研究出台了跨区域公交由交通部门管理的会议纪要,并制定了《东×××道路客运公交式运作实施方案》,要求按照总体规划,总量控制,保持稳定的原则,仿照×××公交车辆的运行模式,实行公交式运作,公交式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运输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客运服务质量。
3、改革行政审批政策,对农村客运线路实行登记制。作为全省农村客运线路报备登记制试点县市之一,我市在大力开展农村客运市场整顿的同时,制定了《**市乡村客运线路登记制管理暂行办法》。对于经营者申请的镇处之间、村组之间的乡村客运线路,只要是符合我市长期客运发展规划的,其参营车辆达到二级车况以上、从业人员符合从业标准,均可进入农村客运市场,并办理相关营运手续。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经营者投资农村客运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客运的发展。
尽管我市在农村客运发展上作了一些的探索,但真正实现农村客运网络化的任务还很艰巨。今后,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乡村道路客运市场的意见》,不断加大发展农村客运力度,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早日把**建成×××型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