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就高兴的来不及穿鞋、赤着脚丫子就去迎接许攸,这样,许攸就是不想帮助曹操也不好意思了,最后,就是曹操采纳了许攸的策略,一把火烧了袁绍的粮草,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试想,如果曹操怀疑、拒绝接纳许攸的话,可能战争的结果正相反;再一个事例就是曹操对关羽的欣赏、器重。曹操想把关羽招为己用,就听从张辽的建议,准备用“厚恩”拉拢关羽,于是,用尽各种办法,包括封官赐爵、赏赐金银玉帛、赠送美女、对他“小宴三日、大宴五日”等,最终,虽然因为关羽与刘备的“结义”,曹操招揽关羽的目的没有达到,但是,却从中看出,曹操也确实在招揽人才上不遗余力,尤其是对杰出优秀的人物。现在,曹操遗留至今的招揽人才的《求贤令》、《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举贤勿拘品行令》等,在那个时代破天荒地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具有鲜明地进步意义,另外,在曹操著名的诗歌《短歌行》中,曹操用美好的诗句表达了他为统一大业延揽人才的迫切心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曹操使用各种手段招揽人才,因此人才济济,并因此奠定了他强大的势力,他自己也成为权倾天下的“魏王”。
众所周知,当时与刘备、孙策或者孙权、曹操一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军阀”,包括董卓、袁绍、袁术、陶谦、公孙瓒、刘繇,甚至吕布等,身边不是没有谋士、不是没有武将,但他们最终却不是被刘备、孙策或者孙权、曹操消灭就是被吞并,原因却不外乎他们对自己手下人才不是拒谏饰非,就是不能量才使用,甚至迫害排挤,所以,他们手下的一些人才纷纷跑到刘备、孙策或者孙权、曹操那里去了,并最终成就了刘备、孙权、曹操三方的事业,造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罗贯中也因此写成了《三国演义》,我也因此才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探讨《三国演义》对律师管理的启示。
我认为,我以上繁琐地引用刘备、孙策或者孙权、曹操运用各种方式招揽人才造就三国鼎立的宏大事业,就想说明,任何一个律师事务所要想发展壮大,在社会的法律服务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不被淘汰出局,作为律师事务所的管理人员就应该学习刘备、孙策或者孙权、曹操招揽人才、举贤任能的策略,采取各种措施,包括登门盛情邀请、用自己律师事务所的实力品牌吸引、热情接纳从其他律师事务所前来加入的律师等切实可行的手段,网络各种业务特长的律师人员,譬如,具有会计专长的、具有房地产评估专长的、具有外交专长的、具有文学专长的、具有策划专长的,等等,并量才使用,给予他们一定的责任范围,给他们提供发挥实力的舞台,这样,各种律师人才就能“八仙过海、各尽所能”,进而把律师事务所做活、做大、做强。根据我的观察,一些实力雄厚的律师事务所之所以实力雄厚、长盛不衰,就是一贯采取着网络人才、举贤任能的举措,譬如,我最崇敬的全国优秀律师、我们的律师协会会长王广仁主任所领导的众成仁和律师事务所就是按照律师人才的特点,安排并充实着国际经贸法律事务部、知识产权法律事务部、公司法律事务部、城建房地产法律事务部、金融证券法律事务部、民商法律事务部、刑事法律事务部,因为王广仁会长以及众成仁和的领导集体延揽律师、量才使用的举措,所以,使得众成仁和律师事务所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了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而去年成立的豪才律师事务所的周长鹏主任则为了延揽律师人才,四去德州邀请一个业绩优秀的律师加盟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演绎了一个现代律师版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不过,因为“三国学问”博大精深,而且,我执业以来一直是个普通的专职律师,很少触及律师管理,所以,我现在所说的“浅说《三国演义》对律师管理的启迪”,仅仅是对《三国演义》的管窥蠡测而已,因此,我恳请各位领导、同行多多提出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