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把学习贯穿始终
中华民族是善于学习的民族,正因为如此,才创造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古往今来,举凡成大事者,都把学习当作头等大事。
三国时期,孙权劝吕蒙:“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以事务多为由推托,权曰:“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于是,吕蒙下工夫学习,终成名将。汉光武帝刘秀在戎马生涯中手不释卷,与吕蒙同时的曹操也自称老而好学。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如果说,古人学习是为了成就个人事业,那么,对今天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已经不再是个人问题,它已经转化为一种需要、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
首先,学习是一种需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科技发展和知识更新异常迅猛,知识“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各方面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并由此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特别是随着我们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将全方位地与世界经济接轨,异常激烈的竞争时代已经来临。身处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会强烈地感到所学的知识不够用,曾经拥有的知识骤然间“过时”,难以解决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于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会感到“本领恐慌”。面对“本领恐慌”,我们怎么办?惟一的出路在于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不断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适应新时代的生存方式;只有学习,才能不断地获取新信息、新机遇,提升素质能力,克服“本领恐慌”,逐步走向成功。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全党全社会都要重视学习、加强学习,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
其次,学习是一种责任。中国人常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领导干部无疑承担着更大、更重、更多的责任,也因此决定了领导干部需要更多的知识、更高的素质、更强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了不辜负党的期望和人民的托付,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自觉地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政治理论素质,保持昂扬斗志和进取精神。要加强对经济、科技、法律以及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掌握过硬本领。同时,还要注意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汲取营养。通过学习,提高自身内在倾向性的思维能力、评价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提高外在倾向性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处事能力、工作能力等。如此,方能在工作实践中言之成理、论之有据、思之有成、破壁有时,方能取群书之精华、集众家之所长、定科学之决策,干出一番造福人民的光辉业绩。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在政治上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