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演讲稿指导 >> 发言稿 >> 正文

○  金融信息化“加速度”·立法主张  ○

,不仅包括刚刚开始实施的《电子签名法》,还包括信息安全法、灾备立法、征信立法等等。除此之外,一些金融信息化过程中的标准制定也同样必不可少。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相互独立,业务相互分离,金融信息难以共享,同时也难以实现金融业务由经营模式向客户中心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金融信息化要健康快速地发展,就必须有一个科学、

长远的规划和一个完善的金融信息化法规体系。只有建立科学、健全的信息化标准体系,金融信息化建设才能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实现健康发展。

  2002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第二届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特别着重强调了制定标准的重要意义,“在当今世界,谁掌握先进的技术标准,谁就会在国际经济的角逐中取得优势,谁就能在市场的分配中抢占先机。”目前,由中国银联参与制定的中国emv标准(emv标准是指由europay、mastercard、visa三大信用卡国际组织联合制定的ic智能卡金融支付应用标准),在经过与visa、mastercard的多次商讨后,即将浮出水面。而类似这样的标准制定,也必将极大地促进中国金融信息化的进程。

  对于金融信息化进程中的法律与标准制定,丁剑平教授认为,由于目前国内信息化法制建设整体相对滞后,因此相关法规应当参照国外较为成熟的立法经验。尽管相关法规的制定较为复杂,但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将十分深远。

  信息化提升竞争力

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国外金融企业通过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来实现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有效融合,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据美国银行再造专家paul统计,在1980至1996年的16年间,美国平均每年有1xxxx银行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再造计划,而银行再造之后的平均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分别从原来的1和14上升到1.5和20,与此同时,平均成本收益比从63下降到了50至55。此外,国外金融企业也非常重视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通过“数据挖掘”来实现客户关系管理(crm)和风险管理,目前在美国10xxxx主要银行中,有7xxxx已经或正在实施有关crm的项目,这些都成为信息时代中金融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实际上,金融信息化的建设不仅是金融企业自身的变革,更是整个金融系统信息化基础环境的建设,这也正是金融信息化进程需要法律与标准随行的根本原因。金融业是一个信息密集的行业,而金融企业的发展不仅仅依靠自身,更需要整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良好的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在软环境方面,美国等金融发达的国家非常重视金融信息化的相关立法建设,例如征信法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美国全国(不包括各州)仅仅在征信方面的法律,就有16部之多。与此同时,国外金融信息化标准也同样非常发达,这为金融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技术环境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一开始就注重建设系统化、标准化的网络系统。建立统一的认证和数字识别中心,制定了网络连接的统一接口标准,规定了金融信息的标准,实现了金融企业的互联互通。完善的金融信息化基础环境为金融企业的相互合作,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以及后续的发展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可否认,在2005年这一国内金融业即将全面开放的前夜,中国金融业的信息化建设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加速度”,不过正是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通过法律与标准的制定来保证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才更为重要。

  链接

金融信息化现状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框架已经基本构成。银行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通讯网络、数据处理中心、机房和大中型计算机与各类服务器、大型数据存储设备等。目前,中国银行业已拥有大型计算机系统近300台套,中型计算机系统近150xxxx台套,小型机近220xxxx台套,各类服务器约1xxxx台,pc机约5xxxx台,银行终端约4xxxx台,自动柜员机约xxxx台,销售点终端约3xxxx台,自助银行近200xxxx。

  中国各商业银行初步构建了行内统一的计算机数据系统平台,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不仅统一了主机技术平台,提高了生产运行管理的水平,还为增强业务创新和竞争能力、深度开发信息资源、加强集约化管理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平台。

  中国各大商业银行基本完成综合业务系统的推广,初步建立了统一的业务应用平台。

  电子银行技术逐步完善,满足了金融市场创新需求,推出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形成了新的业务优势。创建了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企业银行、自助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产品功能完善的电子银行体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