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如果没有资源综合开发、自营家庭经济这个产业,临江局能有今天这样一个稳定的局面吗?我们全局的工资收入在500xxxx左右,如果没有资源综合开发这200xxxx万作补充,我们怎么去安置这么多职工,这么多职工怎么能吃上饭呢?所以我们把资源综合开发作为致富战略来对待,要把它作为一个长期战略抓下去。
以上阐述的“三大战略”,是我们必须一以贯之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
中期我们要抓好“三大任务”。一是天保工程,天保工程是我们林业得以休养生息、得来不易的1号工程,对实现临江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抓住这个机遇来休整自己,尽快地发展自己,天保工程期结束后,我们还靠什么,所以我们必须首要抓好天保工程。二是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这是我们做好稳定工作的前提保证必须认真抓好。三是资源综合开发。
近期也就是今年我们要抓好七项工作,我想我今天讲得就是2006年局工作会上我的工作报告,基本就这个思路。
一、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重点抓好“四大工程”,一是福临木业防潮薄型刨花板改造工程。我们要积极配合集团的配股改造,争取年末试车成功,明年投入正常生产。二是吉林森工临江种苗示范中心建设工程。这项工程国家投资了近100xxxx,我们配套投资了100xxxx,今年建设项目要全部完成,形成种苗培育的完整系统,并且扩大场树种苗的培育品系,已培育成功的快杨品种今年要上山造林。三是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工程。我们已经完成前期所有工作,这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工程。第一可以改善我们临江局的林相;第二可以增加我们的产量;如果每年我们干到400公顷的话,每公顷出50立方米木材,就可以增加xxxx立方米的产量,这是限额计划外的。第三可以满足刨花板原料需要。所以我们必须把这项工程抓好,今年必须实施。经过10-15年,一个每公顷150立方米蓄积的森林又出现了,而且可以实现永续利用。四是轻体墙研发工程,我们还要稳步推进。
这“四大工程”建设是我们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的重中之重,是我们临江局的后备经济增长点。
二、抓好“三大任务”,确保林区稳定。三大任务是“天保工程、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资源综合开发”,重点抓住天保工程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来发展自己、充实自己、壮大自己。
三、强化管理、增收节支,提高企业效益。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大家都非常清楚。强化管理千变万化,我认为就四个字“增收节支”。我们通过去年下半年的改革调整,效益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了。在去年年中经营管理例会上,我提出增收节支100xxxx的目标,现在我可以跟大家说,这100xxxx已基本落实到位了。第一,公共事业公司撤销后,原所属单位加上从营林采运公司剥离出来的几个单位共xxxx单位,这xxxx单位都是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过去这xxxx单位除建安公司向局缴社会统筹之外,其它的xxxx单位都由局承担上缴。今年我要他们两项指标,一是折旧交上来,二是社会统筹交上来,在这个基础上再核定利润指标,仅此一项同口径比增收20xxxx元。第二,木雕家具厂从林产工业公司分离出来后,它的产值将超过200xxxx元,利润超过20xxxx元,同口径比增收15xxxx元。第三,林产工业公司通过一系列改革调整,今年至少减亏20xxxx元。第四,营林采运公司撤并了三个林场,他们加大了增收节支力度,今年同口径比增收节支10xxxx元。第五,其他费用单位每家节约3,同口径比节支10xxxx元。第六通过争取国家政策增收。目前可以说我已经有几百万元收入囊中。所以说,今年我们增收100xxxx元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但是我们要严格地抓下去,不达目的我们是不罢休的。
四、改革创新,增加企业的活力。改革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我们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我们就要调整,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这在政治经济学里说的非常清楚。生产力发展了,反过来生产关系又不适应了,就得再调整、再改革、再适应,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所以说改革是绝对的,不改革是相对的,我们必须深化改革,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来增加企业发展的动力、活力。我们今年的改革重点是主辅剥离,我们xxxx与主业关联不大的单位已经从主业中剥离出来了,并逐渐在发展壮大。今年主辅剥离主要在大连大和木业搞试点,争取完成大和改制。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增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