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正在开展的生态文明村活动,就是不用政府投入资金,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从一点一滴做起,现在看,村容村貌已经有了相应的改观,所以农民自己可以办到的就应该依靠自己;杭州、苏州等地的×××虽然耕地很少,但是当地农民却很勤奋,经过多年艰辛努力,形成了原始积累后,把部分资金用在了改善环境上,现在×××的环境要比他们城里的好得多。而我市的部分农民一年之中忙完两个月的农活就什么也不做了,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导致的结果就是部分村屯的农民依然在喝地上水,住着人畜混居的房子。新农村建设就是为农民谋福利、为子孙后代造福的民心工程。所以,各镇村、各帮扶单位都要从思想观念入手,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把道理讲清楚,彻底清除“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切实解决好“为谁建设新农村、靠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解决好谁是主体的问题。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任务、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究其根本就是要实现生产发展、农民增收。虽然今年春耕生产打了一场胜仗,但我们面临的工作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市农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例已达到了*%,这并不能说明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多快、有多好,而恰恰反映出当前我市农村二产、三产发展的弱势,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还不够到位。所以,要继续加大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一是要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近几年来,各镇、各涉农部门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今年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非常大,新增水稻面积*万亩,甜菜、烤烟、白瓜、西瓜等经济作物也得到了稳步发展,但是大豆的种植比例依然很大,还需要进一步调整。目前,很多农民的种地方式仍然是广种薄收,实际上种得多也不见得就收入高。比如,前段时间我下乡走访的xxxx农户,虽然只有3垧耕地,但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年底却能增收到xxxx多元,比种植黄豆高出近10倍。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我市的经济作物发展形势非常好,有很多单产成倍增长,效益都非常可观。所以,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继续调整种植业结构。二是要调整好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的关系。近两年来,通过示范引路、大户牵动,目前,我市奶业已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我想,再经过一段时期的运作,大家就更能清楚地看到种地增收的局限性。大家知道,种植业受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收入具有不稳定性,而且受耕地的承载量所限,种植业增收幅度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有提高。但养殖业作为中轴产业,可以带动多方面发展。所以,最终就是要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三是要调整好一产与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这里我主要强调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问题。全国任何一个×××的农村都离不开二、三产业的发展。如果我们还仅靠一产,二、三产业发展不起来,那么农民永远也富不了。去年我市各镇按照抓项目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目前已初见成效,有的已经形成了税收,增加了财政收入。所以,今年,还要继续按照去年抓项目的思想不动摇,调整好一、二、三产业的关系。市里也将逐步加大在这方面的倾斜政策,如果哪个镇能搞好新项目,今年反税比重会更大;哪个村的项目形成了税收,就全部返还给哪个村。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前提是和谐稳定。稳定压倒一切。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就不能发展,不发展一切问题就无从解决,新农村也就无法建设。所以,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把握好和谐发展的问题。应该说,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有了较快的发展,这得益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稳定,得益于全市社会的稳定。总体说,无论镇村还是市里大的局势都是一步步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的,正因为稳定我们发展的脚步才得到了加快。去年,全市工商税收突破亿元大关,在全省县域经济里工商税收达到超亿元的也是不多的,可以说我市已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商强市迈出了非常坚实的一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确实还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存在,尽管大多数的隐患市委、市政府都已经妥善处理了,但在一定范围内还很明显。我市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的市情与全国一样,既是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突显期,所以各方面矛盾也随之而来,这些矛盾也考验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同时也证明*绝大多数干部、群众是好的,是通情达理的。大家知道,我们今天这样稳定的局面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