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立在能够相对独立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工作实体上,尽可能与行政组织对应设置,把党总支、党支部设在系(部),充分发挥了党总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各高校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高度出发,注重做好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努力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优秀青年教师党员队伍。目前,全市高校有教师党员146xxxx,其中高级职称有47xxxx占32,中级职称51xxxx占35,他们都是党的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各高校党委十分重视在发展党员中,把思想入党放在首要位置。在实际工作中,统筹规划,充分调动党、政、工、团等多方力量,按照政治上引导,业务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的工作思路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切实保证了新党员的质量。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等高校还建立了院领导联系青年骨干教师、青年学科带头人制度,及时把条件成熟的优秀青年教师吸收到党内来。此外,各高校还十分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目前在常高校中有大学生党员135xxxx,占学生总数的2.5。通过加强指导,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并落实对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检查、评估工作,进一步发挥了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高度重视,理论先行,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高校党建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多年来,在常高校围绕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抓好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各高校党委审时度势,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高校教育工作全局,积极开展工作。首先是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江苏工业学院党委经过反复讨论和民主决策,确定了院2003到2007年的发展总思路,提出用5年的时间争取建成江苏工业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职业教育从中专向高等教育推进,及时将六所中专校合并升格为五所高职院校,也是坚持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
2、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推进“三进”工作,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外开放,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高校处在西方文化冲击的前沿,如何抵制腐朽和反动的文化对青年学生的侵蚀,在常高校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培养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努力营造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的良好文化氛围。首先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师生头脑,不断推动理论学习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在常高校普遍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中心,建立健全了院系(部)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党员干部定期参加政治理论培训制度。普遍成立了大学生课余理论学习小组。在青年学生中,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在每年新生入学后不久,各系部党总支带领系团总支发起组织党章学习小组,主要吸收要求进步的新生参加,以自学和讨论为主,党总支领导和有关的党员教师作必要的辅导。此外,近几年该学院党校每年还举办两期政治理论培训班,为保证培训质量,由院党校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指定授课教师,统一考试,广大干部师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得到提高。
3、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推动我市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是促进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常高校在多年的发展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决了制约常州高等教育发